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荒野人的特質

我與荒野保護協會的緣分開始於97年初
還記得那時因為一位一同擔任"公衛教育在社大"志工的夥伴 因為工作關係從南部跑到台北去工作 擔心她剛到台北會寂寞 因此就會不定時打個電話和他聯絡 沒想到常常找不到人 需要打手機才找得到人 每次連絡上 他就跟我分享他今天去了哪邊 玩了什麼  反而是我一直悶在家裡 幾次以後 我開始好奇起來詢問他  原來她參加了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訓練課程
一開始是因為想要玩點不一樣的 剛好看到第四期解說員開課訊息 就報名了  一個完全不認識花草 不喜歡動物的人 開始去上這樣的課程 其實壓力很大  看到大家對於每個講師都可以說出一番大道理來 更是令我惶恐 每個人都和這個單位有淵源 剛開始的幾次我都是硬著頭皮去上課的  因為都不認識 大家見面都在聊一些我沒聽過插不上嘴的話題 還好輔導員都會主動來打招呼 每逢假日上課因為有競賽 輔導員都會很熱衷的吆喝一起用餐 討論獲勝的秘訣 及分享每個作業經驗 因為這樣讓我漸漸的不會害怕來到分會 也開始認識小組的夥伴
對於成為一個解說員 並不是我的初意 所以期間有幾次繳交報告的時候 雖然有壓力 但我都是安慰自己"沒過沒關係" 
還記得第一次與諸羅樹蛙見面  我是一個惡人無膽的人- 只敢站遠遠的看著他  突然一隻綠色冰涼的青蛙跳到我的手上 當時我真的嚇得想用力甩動  但是心中響起"這是保育類" 讓我只好僵在那邊
訓練課程我真的把它當成旅遊來玩 結訓後也沒想什麼 只是很單純的聽著話-要參加一個定點的定觀 和一個小組的活動 就這樣 加入綠水組 成為3人小組之一(常常都只有組長-淑娟 百合 和我) 就這樣跟著他們在億載公園定觀3年 每年都可以看到之前看過的 也可以發現之前沒看到的 慢慢地許多的植物就好像是好朋友 慢慢熟絡起來
會加入青山定觀 則因為常常聽很多前輩分享拍到的生態 而青山是最近的點 因此開始我的青山定觀 剛開始 我的第三眼還沒打開 因此常常走過去都看不到什麼 剛開始也很無聊 因為力中 微風他們都走得很慢 慢道我已經來回走好幾趟(大家都會分享看到的 所以一定要在視線範圍內) 我也有了因應之道 帶本書上山 太無聊時 我就隨地而坐 看起我的書等待他們 這樣我也不會無聊了 漸漸的 我也開始可以比一些人更早發現蟲跡 另外上到山上來 許多煩惱頓時煙消霧散 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開始愛上青山 現在只要可以每個月都一定要來一趟
在青山我學會在大自然獨處 尊重生命 學習等待
就如同" 不拍,才是攝影最難的技術 "一文提到的 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或如環頸雉於FB所提
"如果蟲蟲不是在適當拍攝的位置,就不拍了。等待下次更好的時機。
不必要去抓來放在手上拍,或放在好拍的位置。
如果有草或樹枝擋住,移開之後,拍攝完要再移回來。
也許蟲蟲就因為遮蔽物被移開,而增加被天敵吃掉的機會。"


在大自然所學到的這些哲理  很多是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的

與三崁店的緣 應該是源自跳到我手上的青蛙帶來的 在隔年的夏天依約來到三崁店想看看這些可愛的綠精靈 卻只聽見聲音卻看不到身影 讓我對環境對生物造成的影響開始有了感覺 也開始落實使用環保筷 塑膠袋減量 我也開始投入三崁店的保育活動 我們推動工作假期  挖水坑  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地方 漸漸的我們看到諸羅樹蛙慢慢又變多了 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該組的組長 如果沒有人可以值班 他一定會去 定觀日常常只有他一個人在定觀 我和百合真的太佩服他的毅力 因此也盡量抽空一起定觀 夏季的定觀是晚上 要嘛是全身濕-汗水或雨水 還不時要捐血-餵蚊子 為了慰勞大家的辛勞 定觀完一定安排吃冰活動

參加兒童組是因為前面提到結訓後要加入一個定點和一個小組 而我選擇兒童組 剛開始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 無法全程參加營隊活動 就無法參與  終於有機會參加營隊活動 卻是一個難忘的營隊活動
那是在88風災前於大津所舉辦的 在那次以水為主題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