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陸續增加中
因為"馬祖博弈公投過關! 新馬祖時代來臨?"這則新聞 擔心整個自然景觀會被破壞
早在去年就規劃要到馬祖來走走 原本計畫寒假來的 行程都規劃了 後來有朋友建議等到6.7月再來
因此當初的計畫原封不動延到今年6月 不過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拖了半年 就加了人為因數
讓此行增添許多變數
好幾次都想 向夥伴百合提出"我不想去了"的話
後來訂完了飛機票後 也私底下問過幾位朋友有沒有意願代替我去
出發前幾天因為一個突發狀況 讓我慌得很 又跑到廟裡去求了一支籤
問問去馬祖的事情 得到一個很肯定的答案 才讓我安下心來
出發前和百合見面討論時 百合順口提了一句可能會有"關島"疑慮
一開始還不清楚啥意思 後來才知道因為天候不佳 可能面臨飛機停飛
當場決定將行程縮短一天 提早回台灣 難得一趟上來北部順便和朋友聚會
出發前幾天才與基隆朋友聯絡看看出發那天有沒有空碰個面
也聯絡台北朋友6/11住宿及聚會事宜
終於到了要出發的日子 早上還到辦公室看一下狀況
搭下午1:30的火車 到基隆時間已經19點 而上船時間22點
原以為應該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聊天 所以聯絡基隆朋友 當天感謝這群好朋友
陪伴我們用餐 及等待登船
第一次搭這樣的船班 1星期前開始預約訂票 當天20點開始現場購票 如未訂到位 21:30開始補位
我們在20:30到達 抽號碼牌已經是97號? 大家只好陪著我們在等候室
再次感謝這群在雪納瑞剛踏出校園 第一次離開家就跑到台灣的最北邊工作 在工作之餘帶給我許多甜蜜回憶的朋友 大家雖然已經隔好久沒聯絡 但仍然熱情的招待我們

感謝阿進還準備朋友在七堵賣的三明治給我們當消夜

時間已經21:30 就請朋友先離開 我們繼續等待登船時間 剛到時原本蠻多人的空間 隨著購票完成漸漸減少 等到愾登船時間 這些人突然湧出 讓整個空間 突然變得很擠

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能前進或轉彎,是無法橫移的,但遇上要入港停泊的時候,港灣有限的寬窄,實在也容不得重達萬噸的船調來調去地靠岸,而馬力極大的拖船,就是在此時發揮作用,一頭一尾地又拉又推,才能完成船舶的停靠。
船駛近了港口,要靠岸,就如同飛機申請降落許可一樣,只是,飛機是用雷達導航,而船隻則需要引水人。
引水公會接到港務局指揮中心的通知,分發給在班的引水人,引水人搭著小艇出海,到了欲靠岸的大船旁邊,就完全自助式,在未著救生衣的狀態之下,徒手攀著船邊的繩梯上船,方能全面接管整條船的停靠。據此,體能測驗與年齡也是篩選引水人的條件。

登船手續和登機手續很類似 是因為算是離開國門 (馬祖也有小三通) 需要準備身分證及登船證
太久沒有出國 所以已經忘了要帶身分證 差一點沒帶
還是因為想說回家時要搭88號公車須要有身分證證明市民身分才帶 真是老天爺保佑
因為懶 加上有伙伴會拍 就沒把相機拿出來拍夜景 敬請期待

(感謝百合的提供)
第一次睡在船上 因為擔心暈船 也很期待 加上浪也大 睡得不是很好 斷斷續續的
隔天早上早起準備觀賞日出 先欣賞晨曦


結果雲太厚 殘念

此時已經清晨5點多 快到東引了



合富號經濟艙的睡鋪



船靠岸了 準備登陸了








有一堆這樣東西方在旁邊 基於一個荒野人 好奇拍下不知何用途

行程介紹
東引中柱港 →中柱島→西引鱷魚島→后澳(含國之北疆)→三三據點→東澳
下午→東引遊客服務中心→燕秀潮音→安東坑道→一線天→烈女義坑→東引燈塔








東引燈塔照形的垃圾桶


東引島上的廟宇-天后宮

昔為東引島的門戶,自中柱港完成後,已失去原有功能。穿過城門,拾階而上,即是島上繁華一時的「中路」,此區保留較多傳統閩東民宅,以花崗石為建材,樸拙堅實,頗有「戰地九份」的風味。爬上城門,雕像旁更是俯看中柱港的好地點。






在東、西引兩島之間,有一座小島居中相連,名為「中柱島」。過去中柱島在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小島,僅在退潮時與東引島相連。擴建中的「介石橋」,連結東引本島與中柱島。島上感恩亭中樹立一尊蔣經國塑像 有導遊開玩笑說 在馬祖地區他的老爸都是站著 而且是心繫內地(要反攻大陸) 而他是心繫台灣 愛台灣




感恩亭










淨水廠的蓄水池




在東引我們悠哉的拍了許多動植物照片 有興趣歡迎連上生態篇

拍這些照片的目的是要提醒到馬祖的夥伴 在這裡要走到任一景點都需要有很好的體力



后澳的海蝕地形也相當豐富,有海蝕門、海蝕洞、海蝕溝與海蝕柱,是觀賞海蝕地形的最佳去處之一。


流動商店 在當地居民是很重要的 可以撫慰君心



常常一個景點都要走上5~10分鐘 不過看到美景時就覺得一切值得了







剛剛在流動雜貨店買的零食

從早上快5點醒來到此時 已經快要累癱了 這是上午的最後一個行程





下午行程 -因為資料中提到要參觀東安坑道需在此辦理登記 故來此 結果是不需要的
東引遊客中心2F



暫時關閉的東引北海坑道





下午來到北海坑道 離開時已經開始噴雨 到了燕秀潮音路口就已經下起大雨 穿上雨衣後 勉強走到涼亭 稍作休息 當時討論非去不可的點就是燈塔 於是往燈塔前進 就在安東坑道前突然下起大雨 正好看到一團旅客進入坑道 我們也就順勢近來躲雨 聽了一場精采的導覽
東引安東坑道 坑道30度的斜坡,四百多階的步階,上下坑道可說是體力的極大考驗





每年4月左右,皆有黑尾鷗、蒼燕鷗等保育鳥類從日本南下,在坑道口及周邊島礁棲息繁殖下一代
當天看到的算少的 提醒大家參觀時請降低音量


由另一出口可看到這老鼠沙 相傳他是對著板橋林家 是發跡石 另一傳說 當年要到台灣的船 只要開到這裡 直線就可以開到台灣

這裡的山壁材質是花崗石 當初在挖坑道時 是很不容易的 需要用炸藥 途中可以看出切割痕跡


由安東坑道一出口探出 可以看到對面半山腰的東引燈塔及一線天
黑尾鷗、蒼燕鷗等保育鳥類就在附近築巢 孵下一代

安東坑道是一座下潛式坑道 當年這段坡道為何做得這麼長(460階)



這又是要提醒來東引的夥伴 另一個危險的事 路面坡度很陡 當天加上下雨 有有雪納瑞坐在後面 重力加速度的原理下 真是膽戰心驚


















蛞蝓--原以為是毛毛蟲

資料來源:馬祖國家風景區 馬祖旅遊通
歡迎欣賞百合的旅遊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