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日本人的婆媳情緣---論板名稱: 心靈生活雜貨舖

在日本生活期間,曾去參加過一個日式婚禮。傳統婚禮的莊嚴凝重自然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更深刻地印在腦海裏的卻是婚禮之前婆媳對話的一個場景。


是秋天。在神社落滿紅葉的庭院裏,婆婆和媳婦在林陰道上緩緩走來。婆婆說,以後,我就把他交給你了。照顧他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接下來就要你替我承擔這個責任了。拜託了!兒媳對婆婆深深的一個鞠躬,說,謝謝你,媽媽。謝謝這個家庭接納了我,謝謝你為我養育了他。我會像對自己的媽媽一樣來報答你的。


至今,這段對話還時時讓我動容。我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那份源於內心的真情,那種感恩的心情。


在國內,婆媳不和的故事聽了很多,也看了很多。在一個家庭裏,婆媳之間似乎永遠都在進行著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這場戰爭從古至今綿延了幾千年,卻依然沒有要結束的徵兆。做兒媳的總覺得和婆婆親近不起來;而婆婆呢,對兒媳怎麼也看不順眼。於是,婆婆和媳婦,這兩個原本應該最親近的女人,相互之間卻永遠都隔著一條無法逾越的心與心的鴻溝。


日本女人的確比中國女人更善於表達感情,更易於感動。


朋友娶了個日本人做妻子,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語言交流的不方便,老擔心婆媳之間的相處會有難度。而事實上這對婆媳卻是非常的融洽。兒媳因了她愛著的這個男人,對和他有關的一切東西都覺得美好而讓她熱愛。婆婆則常常會被兒媳真誠的眼光而打動,想方設法為她買來她愛吃的東西。那次我們在一起喝茶聊天,婆婆的話題不知不覺又談到了兒子,說他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小時候的聰明努力。大家都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話題在聽。日本兒媳卻非常認真非常專注地在聽這些,聽著聽著,便有了滿眶的熱淚,她拉住婆婆的手,說,媽媽,你真不容易,那麼多年,你真是辛苦了。謝謝你,媽媽。


很多中年人不會忘記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中的小鹿純子,堅毅純美的她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年輕人的明星偶像。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在事業的頂峰期選擇了婚姻,結婚一週,她的婆婆得了重度老年癡呆症。婚後歲月裏,不管老人病情如何惡化,病重情緒如何煩躁,由美子的愛卻始終如一。臨終前老人家一直握著由美子的手,用最後的力氣告訴她:“謝謝你,由美子,你今後的生活一定會非常好……”說完這句話,老人就去世了。


別人問她,如何做到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老人。荒木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因為她是我丈夫的媽媽。


常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評選“十佳兒媳”、“好婆婆”之類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固然是有意義的,倡導敬老愛幼的好風氣,營造一種溫和友愛的家庭氣氛。但是,僅有媒體的推動是不夠的,更多的還是需要人們源於內心的那種真情。其實,兩個女人之間本沒有什麼大怨大恨的,一些瑣瑣碎碎的小事,起因亦大多是為了那個他們共同愛著的那個人。母親愛著自己的兒子,妻子愛著自己的丈夫。若是雙方都擁有一份感恩的心情,試著用感激的心情去面對,那局面一定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