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422世界地球日~守護三崁店諸羅樹蛙棲地行動照片分享

422世界地球日~守護三崁店諸羅樹蛙棲地行動照片分享

感謝小林


  • 留言者: Smile ♫ Summer
  • Email: summercsummerc@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2-05-24 23:12:17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


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好好珍惜每一刻美好的時光,


祝好友~事事順心,天天都開心!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愛鄉護水,紀念八田與一 嘉南大圳單車溯源之旅

第六屆  愛鄉護水─紀念「八田與一」嘉南大圳單車溯源之旅
水是文化的緣起,台江是開台史起,嘉南大圳是台江與南瀛的文化共同記憶,感念八田與一設計烏山頭水庫,興築嘉南大圳之澤,每年五月的第一星期假日,沿著嘉南大圳堤岸,從水圳尾騎到水圳頭─烏山頭水庫,在八田與一銅像前,朗誦嘉南大圳之歌,愛鄉護水宣言,繼起八田先生愛鄉護水、認同土地精神,獻花致敬。

壹、活動日期201256日〈星期日〉

貳、單車路線(台江嘉南大圳溯源路線):

海佃國小(南大門)→嘉南大圳綠道→→南科南路→南科三路7-11〈休息〉→大順八路→西拉雅大道→台一線→右轉茄拔『天上聖母』牌樓→騎水圳旁道路〈經過曾文溪、渡仔頭、官田等三座水橋〉→南117線→右轉烏山頭水庫〈單程約33公里〉

參、活動時間

06:45:海佃國小集合

07:00出發-11:30烏山頭管理中心

11:30:烏山頭管理中心會師報到,合影留念

11:40-12:50用餐休息

12:50-13:50追思典禮,朗誦愛鄉護水宣言,向八田與一銅像獻花,南藝大音樂系演奏大提琴、合影

14:20賦歸-17:30海佃國小

參加活動才知道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了 每年都選在5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訂為台江水日(五月八日是烏山頭水庫設計者八田與一的忌日)
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當然要每年都參加 這是自己發下的一個願 希望能達成
活動由台南社大台江分校主辦
參加人員:台江巡守員(國小3年級以上)及其他河川守護團體
自台南市安南區海佃國小騎單車到官田區烏山頭水庫 去向八田與一獻花致敬
沿途經過嘉南大圳綠道  途中參觀了新港社地方文化館 (休息)
聽聽新市地名的由來及附近地形演變的地理故事及發生在這裡的戰爭故事



參觀考古遺址


後來轉騎水圳旁道路
渡頭溪橋是最靠近台一線的一座。渡頭溪橋全長264呎,跨距65呎8吋,共4跨,桁架中的水路為鐵造,高7呎,寬10呎,最大流量720立方秒尺。




曾文溪渡槽橋是一條逾八十年歷史的渡槽橋(日籍技師八田與一於一九三年設計建造,曾是連結善化區與官田區的舊省道 水人共用的水道橋,時至今日似乎仍維持其渡槽的原始機能,因此橋體本身鋼構部份保養維護得很好,儼然新橋一般




渡頭溪橋最靠近省道台一線的橋 橋名已經不明顯了


嘉南大圳台南縣內有四條橋龜重溪橋、渡頭溪橋、官田溪橋、曾文溪橋--都位在,其中龜重溪橋是最偏遠也最難找的一座,至於其他的三座水橋則都位在省道台一線附近。


根據「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一書中的介紹,曾文溪橋全長1119呎,跨距120尺,共9跨,橋墩為鋼筋混泥土造,桁架中的水路為鐵造,高8尺,寬10 呎,斜率為500分之一,最大流量725立方秒尺;橋面上為縱貫道路,路幅21尺,兩側欄高3尺5吋,路面及護欄皆為鋼筋混泥土造。資料來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o1ympic/post/1293894537),目前面臨拆除危機 當天也參與保留的聯署
當天大家排出一個水字 你看得出來嗎?請想像站的人都消失



終於抵達烏山頭水庫門口 拍合照



不久進入大門右線上來穿過壩頂來到八田與一的銅像前 藉由 獻花、誦詩及歌唱方式追思



藝大校長秀了優雅的小提琴樂曲 謝安通老師感人的台語詩



大家以六甲鄉民提供的當地特產火鶴花 獻花



合照

結束了這樣的活動

回程

有人搭乘接駁的車 有人繼續騎著鐵馬 我和夥伴則選擇到隆田搭乘火車

感謝炫一團大蜂大冠鷲照片提供



台江水日第七屆《愛鄉護水》─紀念「八田與一」,嘉南大圳單車溯源之旅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當你我失去餵飽自己的能力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當你我失去餵飽自己的能力
推廌序 
作者:陳曉蕾(《剩食》作者)
http://e-info.org.tw//node/75866

「如果這刻打仗,吃剩的薯條也會有人搶,那打仗時能吃的,為什麼和平時便是骯髒?」


直到何時,大眾才會曉得「怪人」原來是「智者」?


大自然沒有「垃圾」,漁塘旁邊總是會養一些鴨子,鴨糞可以餵魚,魚肥又可拿去澆菜,收割剩了的青菜,正好餵鴨。唯有人類,才會把吃剩的食物,丟掉、燒掉、甚至埋在堆填區裡,幾十年繼續釋放甲烷。


而本來沒有浪費的自然循環,也淪為惡性:把森林移平飼養更多畜牲、食物生產工業使用大量化學物質、長途運輸耗費更多能源……每一步,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化,結果更多糧食失收。


食物不再浪費,那才是大家都能活下去的世界。

自從921地震 印尼海嘯 ...這些震撼後 我常常在想要如何增加自己的生存力?
就是當自己處在最困難的時候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放眼望去 大家默不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努力著
 但就像好久前在網路上流傳的一個故事"一個數學家和船夫的對話
身為船夫可能賺不了多少錢 但一個巨浪就可以讓一個不會游泳的數學家一命嗚呼

提升自己的生存力是這些年自己努力的方向
也希望能傳遞給周圍的人這樣的觀念和知識

【牽阮的手】觀後感



官方部落格http://hands2011.pixnet.net/blog
導演莊益增和顏蘭權,一個是台大哲學系畢業的高材生,一個是留學英國的電視電影製作碩士,對影像和這塊土地的熱愛,讓他們願意放下生命中原本應有的閃亮光環,願意花盡心血和財力,走向社會中不在有人關心的邊陲角落,為真實發聲、爭取正義,用最真誠的影像感動了無數人。(資料來源:官方部落格)


早在去年底就想去看這部片子 結果一直錯過
終於在上星期在歡笑與淚水下看完
試著不用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事件
劇中的男女主角其實就是觀念前衛的人
為了堅持理想實現理想的實踐者

在許多的角落這樣的事件是層出不窮的
例如早些年環保議題也是如此

而這件事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件
身為這塊土地的一份子都應該要去認識並了解這件事 -從許多面向來還原歷史
還記得多年前所流行的一句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許多事情在因所處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見解
大家需要用更寬廣的心態來接受不同想法的人
多年前228和823砲戰對我而言都只是一個名詞
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在一個機緣下認識當時留學國外因參與這事件而被迫無法回國的人
聽到她們對家人的抱歉飲恨
在戒嚴後又馬上返回台灣貢獻一己之力的他們
在他們身上看到他們堆這塊土地的熱情及愛
是讓我非常感動的

希望透過片子能讓大家更能尊重不同的理念
讓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越來越美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