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參加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志工梅峰農場~103全臺灣志工夥伴交流聯誼

感謝土撥鼠的這些年在台南兩棲類調查的協助

這次一看行程是在梅峰農場,真是超興奮的,因為之前看到夥伴PO了在這裡參加活動的照片,也看了許多合歡山附近的動植物照片,一直希望有機會上來。

所以一看到行程, 我就報名了,後來知道土撥鼠也報名,收到行前通知後, 與土撥鼠敲同行時間,又一大驚喜。
"
P.S

1.我想載我的公路車上山,預計第二天早餐前,從梅峰騎到武嶺或昆陽,你要載去騎嗎?"
看到這不禁又令我再一次高興得睡不著
我的回答當然是"要"啊。

另外行前通知中提醒要帶的物品,在後來補充了
"補充說明一項很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相約一起穿著蛙蛙志工T恤參加聯誼會~~
6/21穿白色綠樹蛙T恤,6/22穿卡其色小雨蛙T恤,若沒有T恤的夥伴可參考穿著相似顏色的衣服唷~"


我竟然都沒有2件衣服,
但是還好,可以穿相似顏色衣服,但是就只這樣就太遜了。
我決定自己製作一件,有綠樹蛙的白設T桖  COOL吧!


剛好最近加入兩棲類的FB網站,有夥伴分享他設計的圖案, 分享給大家當"賴"的照片。
我也就以他為"麻豆" ,畫出這件T桖。
第一次來到梅峰 享受高山風情 真是愜意
隔天早上 我們騎著腳踏車出門 計畫要從梅峰騎到昆陽  騎沒幾秒 我就開始用牽的 沿途看到有人從霧社或清境騎上來或跑步上來 真是佩服
由14.5公里處 牽到21公里處 花了快1小時 下山僅幾分鐘時間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我的單車小旅行~合歡山

感謝夥伴土撥鼠!
讓我有這個機會,上高山來這趟單車小旅行,
<-台南出發前拍的照片。


雖然沒騎到多少路,幾乎都是用牽的,不過還是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也知道自己的體能狀況到哪裡。1.5個小時大約從14.5K走到21K。



早上4點多同寢室的室友就被太陽公公的熱力給叫醒,我也因此被吵了一段時間,才又入眠,直到5點半才又起床,不過,聽土撥鼠說他4點多就被鼾聲吵得無法入睡,看來團體生活還是不太適應。

到達翠峰派出所時被天空這雲彩給吸引住,好像有天使在向我朝著手,接下來來到管制站,這裡在冬季,如果山上下雪是會被限制安裝雪鍊才能上山的。

->此時百合花季已經過了,只看到零星的百合。



一路上已經有幾位騎士後來居上,甚至還有2位大哥,用跑步方式,也贏過我,真是令我汗顏,不過也讓我對未來有所期許,到達21公里之前設定的鬧鐘就響了,這是我自己設定的下山時間7:30分,於是折返下山。一路上都是上坡,下山則是下坡,因此享受著數度的快感,早上天氣還有些冷,加上之前因為上坡,流汗導致衣服微濕,下山感覺有點涼意,大約15分鐘的時間就來到梅峰農場門口,在門口拍了一下照片,就看到夥伴也回來了,結束這趟小旅行。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台灣百岳~合歡東峰登山記

對於一個沒有爬過山的人,不知您覺得這段話有何意義?
am 10:40 合歡山東峰起登
am 11:40 合歡東峰三角點

我完全有看沒有懂,因此也沒準備,當天和土撥鼠到達合歡山遊客中心時,我才知道要爬山,我心裡真的是哀哀叫,卻是一聲也叫不出來,幸好土撥鼠車上有一支登山杖借了我,好跟上土撥鼠的腳步

合歡山東峰步道

1.合歡山東峰步道;登頂路徑共有二條,其中一條自全國所有公路車輛可達之最高點(合歡山主峰登頂車道除外) ;武嶺起登,武嶺標高約3275公尺,登頂落差約145公尺,直線距離到峰頂僅約250公尺,只須35分鐘即可登頂,下山約30分鐘,沿途景觀壯麗,高山杜鵑競豔,雖然路徑陡峭,但安全無慮。另一條路線從松雪樓上登,松雪樓標高約3180公尺,升高約240公尺,距山頂直線距離約750公尺,路徑寬廣坡緩,是一條極為簡單易行大眾化的路徑,上山約45分鐘,下山約35分鐘。

2.合歡山東峰標高3421公尺,正確的山名為東合歡山,因其位置位於合歡山主峰東南方約1.25公里處,所以岳界均習慣以合歡山東峰稱之,GPS橫座標 277734、縱座標2670283,於台灣高山百岳高度排名第35名,屬於中央山脈合歡山支脈,山容壯闊,北面坡度平緩,南面裸露之大崩壁為台灣第一長 河:濁水溪的源頭,是一座知名度極高的名山。

3.每年三~六月是合歡山花季的最高潮,由於高山坡陡雨水無法有效保存,加上氣候嚴寒及紫外線強烈照射,植物必須掌握短暫有利的條件,開出最豔麗最香郁的花朵,以吸引昆蟲傳播花粉繁衍後代,加上此時矮箭竹滿山翠綠,「好攝之徒」可把握花季前來,還有完全沒有光害的合歡山區是觀星、看流星雨的絕佳地點,每年隆 冬的皚皚白雪是滑雪與堆雪人的重頭戲喔。

 當天一早自台南出發,時間控制得很好,高速公路上車速都可以達到100~110公里/時
接著進入6號高速公路,進入南投->霧社->清淨->梅峰->昆陽,對昆陽有著很深的印象,因為在前年的228假期,跟著百合去武陵賞櫻的那趟行程,第四天我們經過合歡山就是在昆陽煮午餐,結果遇到暴風雪,還好我們人已經在這裡,慢一步就必須上雪鍊或走別條路回家。
<-在昆陽所看到的風景, 左邊露出的山是奇萊北峰






第一次運用了相機的功能拍下近180度的全景
 
 

上一次路過合歡山煮午餐的地方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高潮,登合歡東峰,登頂路徑共有二條,其中一條自武嶺起登,另一條路線從松雪樓上登,松雪樓標高約3180公尺,升高約240公尺,距山頂直線距離約750公尺,路徑寬廣坡緩,是一條極為簡單易行大眾化的路徑,上山約45分鐘,下山約35分鐘。
我們走的是第二條路線,預計停車在合歡山遊客中心,當天是星期六,一早來爬山的遊客就很多,聽車場早已停滿車子,連路邊也是。唯獨遊客中心前因為設了路障,只停了一輛卡車,不時有山警來進行驅離車輛,雖說他們在執行公務,可是不禁讓人質疑,沿線的停車格都停滿車輛,如果是站在永續的角度,當然不希望這麼多人上來,問題是又沒辦法約束遊客上山。這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到底我們要讓民眾多麼的親近山林,否則這樣的驅離,只會造成民怨。
 <-松雪樓外觀 
        當時室外溫度16.2度->


 沿途景色第一張是74年以前建造供滑雪登山的纜車站 已經停用
                        
上面第2張是木本與箭竹的分水嶺,自然形成

<-原本到達三角點前之前有一個與三角點同高的小山丘,我就跟夥伴說我到這裡就好,
夥伴說只差一點點,後來為了幫他照相,我最後還是走到三角點,感謝夥伴的激勵,到達後,他竟然拿出鳳梨罐頭,說這是慣例,我可是第一次聽說

每年三~六月是合歡山花季的最高潮,我們期待看到高山杜鵑和百合等,在這趟旅程都有看到,卻不是盛開的時節,另外也看到金翼白眉(臺灣噪眉(金翼白眉) ---臺灣特有種。全身以褐色為主,特徵在於白色的眉線,頜線及金黃色的翼斑。),金花蟲(赤楊金花蟲,以赤楊葉片為食,寄主專一但也發現少數個體並非寄主赤楊,尤其中高海拔山區較多見 今年在合歡山發生)還有台灣裸瓢蟲,另外還有一些小花,如黑斑龍膽(也有阿里山龍膽成紫色)、台灣蕁麻。



 
        <-玉山圓柏
     
         高山咬人貓---本名為臺灣蕁麻->
  看到時,我就跟夥伴說是咬人貓,但他說不像,但今年在很多場合看到咬人貓吉他的花,在此地看到時有點像又不太像,直到在寫部落格找植物名稱時才看到說明(咬人貓的葉片面積比臺灣蕁麻大許多,咬人貓的葉緣是重鋸齒狀葉緣,而臺灣蕁麻的鋸齒狀葉緣比較淺。),真高興又長智慧。






 <-感謝夥伴借了這支登山杖幫忙

 終於登頂了
下山後我們在此享用午餐,這條步道可以前往合歡山->









這次因為景色實在太美了 ,感謝夥伴提醒可以用此功能~ 180度的全景 ,拍下許多很棒的照片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