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擔任工班志工的成果

 雖然有的是公器私用,這大部分是我自己完成的

<-有一天在家煮東西,鍋蓋一個不小心就掉下去,蓋子的握把裡面就裂開了,當然可以再去五金行買個握把,但這對身為工班志工的我就遜掉了,截斷一節樹枝,去皮磨平,再用原來的螺絲鎖回去,這樣就變成獨一無二的鍋蓋!









這是原本的樣子(類似的)->






<-這是經過我幫忙重組,扶手處加上支架,坐墊上的木片之前只是卡住,發現坐著要起來時,木片會翹起來,日前執勤時已經再補了一支長釘,已改善此問題,資深夥伴說這會咬屁股肉,但因為我們都是穿著長褲,目前沒這問題。如要以面更牢固,資深夥伴建議要加木釘,在椅面上,就待後續再處理了






->這是之前攝影展用的牆面,就是一般的三合板,加上木條做框支架,我們拿了2個3*6尺寸做了大黑板,我也靈機一動,裁了一小塊,上了多倒出來的護木漆

<-放在辦公桌下方,做為墊腳用,目前的辦公桌是制式化規格,雖然椅子是可以調整的,但是因為我的個子極矮,要坐得舒服,腳就會懸空,為了方便工作~常要起來處理傷病,我都只能坐一半,腳還必須墊起腳跟,背部也沒支撐,長久下來腰部及腳部都出現不舒服,有了他,我終於可以靠腰了。




<-溪南工作室旁有一個魚塭,將來是台江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的場域,今天大家下水玩一下箇排ㄚ!不過因為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也沒有換洗衣物,只有少數人下來玩。









<- ->蜻蜓交尾的心型,很美麗,看到了嗎?
(蜻蜓和豆娘交尾的方式非常獨特,雌雄會形成"輛狀",雄的在上用尾部緊緊拑著雌性的頭部或胸­部,在下的雌性會彎曲腹部貼著雄性的第三節腹部,這時精子和卵子便會結合。)
慢慢看得到豐富生態了,另外大門彎進工作室路上有一欉像滿天星的植物應該是銀膠菊,之後還有零星的幾株,下次記得要移除。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台江水日─第十屆《愛鄉護水》 紀念「八田與一」,嘉南大圳單車溯源之旅

今年繼續跟著台灣鐵馬公民協會,社大"騎鐵馬、迺府城、遊台灣、看世界"一起參加這場盛會。
這已經是我的第5次,總想來點不一樣的,因此一早起床並沒有去到海佃國小的集合點,而是前往四草從出海口溯源到烏山頭。

南幹線與北幹線

水源自烏山頭水庫流出後,分為北幹線與南幹線。北幹線自烏山頭北行,跨急水溪八掌溪朴子溪北港溪南岸,灌溉北港溪以南至烏山頭貯水庫間的56,000甲土地,長度總計47.5公里,構造物171處,支線22條,分線31條;南幹線自烏山頭南行,向南跨越官田溪、曾文溪至茄拔附近,至台南市善化區連接南幹支線,灌溉烏山頭以南約42,000甲土地,長10公里,結構物38處,支線6條,分線22條
 <-照片中間白色建築物是台江國家公園
這一段走在安平海岸觀光自行車道(鹽水溪南堤),假日早上有不少運動的人,不過在水路上,多了幾家搭船的點,不知是否合法,因為這裡要下去坐船的路徑是有點危險的!






 這一段有面積廣達635公頃的國家級鹽水溪溼地,生態資源豐富,一早就可以看到很多的水鳥




->在大港觀海橋上往出海口方向拍攝,為了拍攝這一張,還爬上階梯,走到橋面中段的地方去拍,天氣好時,可以從這裡看到安平古堡紅色尖塔。繼續沿著堤岸往東騎,經過文賢抽水站,在海佃路口過過鹽水溪橋彎進府安路(鹽水溪北堤)。
<-進入溪仔墘社區,繼續沿著沿著鹽水溪堤岸往北,可以看到醜陋的高壓電塔













北安路橋下,可以看見社區民眾將這裡變成一個聚會場所,繼續往東,會在河面看到3.4塊水泥塊,之前問過朋友,今天查到應該是

台糖鐵橋橋墩











一邊是安南區的安和路,一邊是永康區的中央路,這應該也是這幾年新開的路。

繼續騎上河堤道路(鹽水溪北堤),在地圖上可看到接下來這段與郡安路(鹽水溪排水線南堤)有相接,可以彎到歷史博物館前,但實際走的時候,發現有高地差,且沒有相通。





<-左側新開了一條路~台江大道,可以通往和順工業區,土城,暫時尚未開通,但是為什麼要開這條路,我很納悶?








 <-一邊是安南區長和路,一邊是永康區永安路,往南經過台糖加油站往東可以到達三崁店,這裡是諸羅樹蛙的最大的棲地,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支持這裡成為自然公園。如果要到南科或樹谷園區,可以選擇直走,繼續走河堤道路。

















<- 往北可以來到歷史博物館,我選擇彎到鹽水溪排水道的北堤,這裡有小台江水手們幾年前在這裡種的烏桕綠廊。在前方已經看得到隊伍的身影,不過我還是依著自己的步伐,慢慢前進。




<-過了歷史博物館後,在這裡彎到鹽水溪排水道的南堤,接下來這段路,進入小台江與千里步道一同合作的手做~山海圳綠道,為有親身來到這裡才能感受到那份感受,頭頂是車子穿梭的聲音,而下方卻是只有蟲鳴鳥叫的寧靜,非常期待你來親身體會。


原來,頭頂上剛好是國道8號和國道1號交會處。
在山海圳綠道要解決的問題,有把安順排水線上環境零亂被佔用的空地,重新規劃成為公園綠地,並搭設安順寮排水的跨越橋樑,連結起被工廠與排水線阻隔的自行車路線;另有被國道1與國道8截斷的部分,亦將改變自行車道的坡面高度,以順利沿著鹽水排水線連結到堤塘港溪,朝南科前進。


























  這裡有一區種了掌葉萍婆,果實纍纍,除了果實外,還有椿象非常熱鬧。
































接著沿著堤塘港溪沿岸前進,發現這段路沿途有著很茂盛的銀膠菊,提醒務必移除。前往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抵達這裡時,正好目送著隊伍離開,我在此稍做休息,上廁所,補水,再繼續上路。












南科管理局前的廣場「台灣第一犬」的裝置藝術->

為什麼是11隻呢?因為狗的生肖排在第11位,




沿著西拉雅大道,經過在分享會上孩子都哀哀叫的西拉雅大橋後,直走可以接到省道,不過我看到一個善新大道的指標,決定改走這條路,到底接到目加溜灣大道,彎出去一樣接到省道,就在這裡我看到車隊正從我眼前經過,終於跟上隊伍了。











<-以往走水圳的南側,->今年在水圳的北側做了水泥路,我還是喜歡走在原路上。



接下來是這段路的重頭戲~台一官田三舊線


第一次走這裡時,我們在這裡排了一個"水"字,呼籲政府單位保留這三座橋,去年我們是走在照片中的新水橋,遙望舊水橋,而今年則是停下車,走下來遠眺新舊2條水橋。





這次3座水橋,只走了這座渡頭橋,在橋上往南望,還可以看到舊台糖的鐵道

















終於來到烏山頭水庫門口,完成我的第五次。




這次因為台灣鐵馬公民協會負責押後,回程繼續跟著隊伍,在剛轉到台1線時就發現有一個小朋友的車子壞了,有一個熱心的車友,拿出工具要將鏈條絞斷,在我的阻擋下及孝楷老師,徐大哥及時趕到,在他們高超的技術下,很快將車子修理好,趕到善化農會與大家會合,直到回到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在此大家做心得分享,後才做解散。








在國8與國1交會處的手作步道,錄下的四週環境及車子來往的聲音


這是在目加溜灣大道路口與車隊相遇錄下的















台江水日第七屆《愛鄉護水》─紀念「八田與一」,嘉南大圳單車溯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