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台江漂流木假日工作坊-鹽埕鐵馬休憩站PART2

 8/20一早,大家先在台南社大集合,將前幾次在教室做的家具、巨人椅,都搬上車,準備載到社區組裝,再將平台完成
到達社區,把車上家具,工具都下車,準備工作已經是10點多,
一組負責組裝巨人椅,過程遇到許多問題
,1.物件間該凸出去嗎?或是該凹進去多少公分,2.椅面遇到凸起,3.椅背無法服貼,4.油漆顏色老師不滿意,這些都一一被解決,透過這樣一個成品,我又認識許多新的工具,及工具的專有名詞

一組負責平台,過程遇到許多問題
,1.木料不足,2.釘子不足,木料部分後來用了環保木,使用這種所謂的環保木,才發現他一點都不環保,因為他就是塑膠製品,遇到要鑽孔,切割,我們的鑽頭就毀了,切割是常常會卡住機器,又因為這些都是會產生熱,是否是放出有毒物質,這是我們不知道的,像這樣當他被淘汰時,無法被環境所分解,哪算是環保木,只是取代木頭,少砍樹,卻製造更多的問題,不配冠上這名詞,釘子不足,後來我們,已經拋棄一些堅持,把所有能用的都用上去,
當我們把巨人椅組裝完成時,社區民眾開始產生好奇心,關心的問了一些問題,我們也讓他們坐在我們已經完成的椅子上,詢問他們的感受,接下來,消息像雨後春筍一樣,民眾從四處聚集到我們的工作處,我們開始出現招待組
收工前,整個雛型都已經完成,當時的氣氛也很好,伴著美麗的夕陽,大家都享受著那樣的氛圍,久久都捨不得離去
























第二天風很大,大夥還是帶著愉快的心情來,也準備了一些食物,要在完成後開慶功宴,大家一心想把工作趕緊做完,一直到了中午1點多,才有人喊餓,這時大家才趕緊放下手邊的工作,開始午餐,用餐後,又趕緊回到平台上繼續工作,終於完成,2座平台的設置,



為了營造氣氛,我們利用當地盛產的蚵殼,鋪在地面上,動用了好多人,大家來回好幾趟,又用車載了2車,形成地中海風格











最後的工程,就是把巨人椅就定位,這都是
實木的很重的,可是非常壯觀的工程












我也帶著我的SaX一起助興,有一位社區阿公,還跑來聽跟著哼,可惜學藝不精,頻頻漏氣,下次,一定讓你唱得過癮!



台江國家公園準備在鹽埕社區做一些改造,活絡社區,讓遊客能在台江國家公園內多一個停留點,也讓社區感受到台江的用心,因為社區民眾是最能就近使用的,還規劃社區農園,平台將來還會延伸,只是缺木料,請大家拭目以待!

會參加台江工班志工,名義上~ 幫台江做環境維護,私底下,是想藉由這樣,學習木工或一些簡單維修工具的使用方法,而確實,在這3週的課程,我們學習到木料固定,切割,平台製作(使用水平儀),從我們的第一件作品完成,突然感覺自己原來可以完成一件作品,我也開始動手改造家裡的一些部分,未來再跟大家分享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工作假期

感謝太魯閣國家公園辦理步道志工工作假期,荒野夥伴黑熊的好康道相報,讓我有機會參加,也感謝第五期的各位好朋友,三天的陪伴,好高興認識你們


每次工作時都會經過綠水合流步道,好喜歡這段步道

工作假期內容:

1.做階梯 改善路面坡度 :減少步道的高低差,讓人走起來更舒服,在中間需要做排水道



2.整理荒廢區域 做駁坎


上一梯次的夥伴,將駁坎上方空地整理出來時,清出的枯木,竹子都往下層丟
造成我們這梯還要清理這些,於是我們除了要處理上梯遺留下來的
還要處理我們這梯清理出來的
主要任務:清除地面上的竹子和外來物種,如銀合歡等
當我們在清理的同時,
黑熊到四處探查,發現前方就有斷崖,如果我們依照原訂計畫清除
將來開放時,遊客可能很容易就可以走到斷崖,而發生危險
趕緊進行計畫改變,改為保留竹林
並決定將清出的竹子、枯木、廢材集中到竹林前
做為屏障,就在清理過程發現一個由石頭推疊而成的圓形池
目前還不知道其當初設置目的


  

3.步道階梯
原本的一段陡坡 如果繼續放任下去,經過雨水沖刷可能會越來越陡,不好走
在志工的努力下  變成石階
首先要有一群人去找很多石頭來
做石階的重點是
1.要找大且平坦的大石塊(需要4位壯丁合力 才抬得動)
2.每一階最好是一塊石塊組成 最多2塊石塊
3.1~2個主要鋪設石階的人
4.機動組~負責接挖出來的砂石、負責填砂石、負責踩踏使得石階穩固
5.石階側面做駁坎 以免坍塌
6.階梯約為30度 所以一開始就要算好要做幾階
7.由最下階做起 上面一階需與下一階重疊1/3
這樣才完成一小段步道 完成後的步道
看起來像渾然天成的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 工作假期
找到的酒瓶~經查證
是1943即停產的櫻啤酒!
1912年誕生帝國麥酒,此公司在1913年開始生產櫻啤酒(サクラ=SAKURA),在1913年到1943年可以喝的到櫻啤酒,因為到了1943年此公司被大日本麥酒合併了。
像這類在古道上找到的物品 除非室研究人員 否則請不要帶走它
記得上次去走柴山步道
也在一處發現「內惟小溪貝塚遺址」的貝類標本
當你走在步道上 聽著解說員說起這些貝殼的來由
一度會上讓人有回到古環境的感覺
透過這些東西也可以了解先民的生活方式

在課程最後 安排走了一段文山綠水古道
沿途都有步道志工的心血及巧思
好令我感動他們的用心及辛勞
活動後 與夥伴一同前往文山溫泉
再繼續一個人的幸福公車之旅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台江漂流木假日工作坊-鹽埕鐵馬休憩站PART1

李維睦老師在台南市社大開設木本物質,這堂課在社區大學很熱門,報名當天一開始就會馬上額滿,有人半夜就來排隊

喜歡老師的這句話"手作本是每個人的基本能力,每個人都有一顆愛人的心,透過實作課程學習經驗,找回自己的能力。"
第一週星期六 我們在鹽埕社區進行


第一週星期日來到台南社大,成品未來都要放在七股觀海樓前的鹽埕社,第一組是做一張椅子,因為我們都是用廢材,目前這張椅子還缺一塊椅面的木板,

我們這組是做桌子,材料一塊正方形木頭,2塊棧板,2塊長方型木塊,
我們將正方形木頭 ,2塊棧板,組合成桌面,預計用2塊長方型木塊做桌腳,但因第2組更需要,老師要我們在另外想辦法,後來,我們把長方型木塊切成3隻桌腳,再去跟第2組要裁切下來的做第4隻桌腳,終於完成我們的這張桌子,正方形木頭原本就凹一個洞,我建議不要把他補起來,將來可以擺花盆,桌腳的高度,是經過我們試坐,決定出最舒服的高度,再去裁切的



第2組 是要做一張躺椅 ,剛做好左邊這張半成品,大家都覺得做失敗了 因為一坐上去,屁股就要滑下來,經過老師指點,才知道我們坐錯邊了 ,在第二週的星期六接近完成,但
因為對於腳短的夥伴,都無法將腳貼於地板 ,星期日繼續加工椅腳再裁切2公分,另外,增加頭部靠墊,老師又建議我們用大型家具的廢材,製作了腳墊,


 第4組 用漂流木做椅子,這是最困難的,也是最多人都想要擁有的一張椅子接近完成時,我們決定要把他放在台江國家公園辦公室裡展示
從第一天,我們的工作效率,就讓老師稱讚,到了第二天更是讓老師跌破眼鏡,我們的快速
第二週老師設計要製作一張大型椅子
首先要測量切割
<-組成所要的大小      繪圖中->


<-進行裁切
修面








<-油漆
 漆成藍天的是一個放大好幾倍的椅子,這個椅子,會是第2組那個椅子的放大版,想像我們變成小精靈,太有想像空間,讓我不禁期待下星期的到來!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新竹~沙鹿小旅行

參加完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活動,我和夥伴在台中分道揚鑣,夥伴讓我在台灣大道下車,體驗BRT,轉車到桂的家去住宿一晚


 感謝同學熱情款待,準備豐盛晚餐及隔天早餐,均具營養及美味,又有美感

 隔天一早 來到沙鹿市場逛逛

 搭海線往北

 海線沿途有許多大型風車,海線的大風車,從崎頂站經由海線,一路綿延到白沙屯站,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跡
 今天的目的地是桃園,但是不想太早上去,因此決定在中途下車,來到新竹

 新竹火車站:現存車站中歷史最悠久者,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築,深具美感,紅磚與石材相間的造型,高貴卻又不會太過華麗,加上石造的結實感,更有莊重的意味在內,於1913年完工,為國定一級古蹟。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
新竹原名為竹塹城(是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
留下東門迎曦門,
保留了部份護城河遺跡,
為鳳山之外台灣僅存的護城河。




吊橋遺跡都見證護城河曾存在著

底下保留過去護城河的船首石












水裡有很多魚,孩子看得好高興



前往城隍廟路上看到這間老房子,沿途也看到巷弄裡的許多老房子,面臨被拆的命運






在中國人的社會,每一個城市,都是從廟旁邊開始發展
在新竹城隍廟看到這樣的景象,好像回到台南,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從廟開始發展的故事












新竹第一街












附近還有一些老房子




路過地藏王菩薩,特地進去幫表妹祈福,雖然沒能讓他好起來,但至少好走,感謝保佑




 適逢星期一,許多展館都沒開,因此決定走古蹟路線,最後來到新竹公園,曾經有一次來這裡參加活動,很喜歡這裡
今天自己看著地圖走過來,才知道附近還有玻璃工藝博物館,動物園
原本想說在公園稍微走一下就回火車站,






 玻璃藝術家 李連春 原本想說繞一圈就往火車站搭車北上,就在博物館和動物園中間的巷子,隔著玻璃看到老師正在以熱塑工法進行創作,隔著玻璃看不過癮,剛好有工作人員,好心問我要不要進來看,趕緊應聲好,李老師謙虛的說,做多了技術自然變好,說起當學徒時,師阜常常要他每樣都做100個,做多了,每種角度都可以拿捏到位,說得簡單,這背後可需要耐心 毅力 和觀察力
看著他一下子就創作出一隻兔子,又擔心一隻兔子沒伴,又創作第二隻,一邊做又一邊跟我解說,也說明今天是因為市府邀請他來這裡表演給日本朋友看,我才有此幸運機會,但是日本朋友一直未出現,於是李老師接著塑了一隻白馬,開始創作時,日本遊客零零落落走過來,他們只能在外面隔著玻璃看,而我則是站在李老師旁邊,聽著老師說話,一面看著他的創作,好幸福啊!








為了不傷害眼睛視力,他們會帶特殊的眼鏡,直視火源時,較不刺眼










沒多久,他們就移師到旁邊去欣賞另一項~吹玻璃創作,吹玻璃,推薦大家除了新竹工藝博物館外,也可以到新竹市南寮休閒漁港的春池SEG玻璃風情館,,,,,











感謝路人指點,經由後火車站,就不用走太多路,看到這個停車場,及市府的告示牌,看到新竹市的用心,希望能有更多城市一起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