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散步咱台南7

因為協助大可的舊秋調活動
有機會抽空到這些地方走走
1.開山路 一整排的金龜樹
一談到金龜樹,大家一定會馬上想到台南市開山路延平郡王祠前的那幾棵,它的形態奇特,樹幹粗壯,上面有許多橫紋、疙瘩,彷彿在述說著古老的故事。延平郡王祠入口的開山路,原為日治時期神社的參拜道路,但據說是因金龜樹有刺,為防刺客躲在樹上見機行刺,才選擇這個樹種。這些在日治時期種植的金龜樹,現在可都算得上是國寶級的老樹哦!





 它的莖上有托葉變之棘針1對


<- 這家阿烏咖啡 也是行內的人才知道的店









 這家名為[陽春麵]的麵店  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店->

這一整排的金龜樹 也只有這店門前的這棵沒有圍上醜醜的欄杆 


2.大南門
 南門路的入口處 台東漆樹正開著花 樹上還有去年的果實  地上也有掉落的果實

 書帶木  在網頁上尋找 發現這是種種子盆栽的好種子  在南門城牆往碑林的路上 有一整排

















此時正開著花  花苞很美
























果實也很可愛











碑林區  發現最近才認識的這條"安瀾橋"竟然有4次的重建紀錄  平均30年重建一次 以古代的建築 這樣是否太頻繁 是天災引起的嗎?  還是因為使用太頻繁 而需要常常重建




 昆士蘭瓶幹樹
 發現他和猢猻木 有著相同的身軀 查資料後發現 他也有儲水功能 看著她大大的身軀  好像父親溫暖大肚 不禁想擁抱他  突然發現這隻可愛的椿象  下次記得聽聽看他喝水的聲音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2014老鷹想飛-校園巡迴展"-成大場 放映會

 我是在97年因為荒野解說員訓練課程上過沈振中老師的課從老師及伙伴的介紹中 
開始去認識沈老師在老師的課程中 凝聚了我們的團隊向心力激盪出我們如何探索內心 與大自然交朋友 。
在這之前也玩過幾個老師帶的活動但在老師的課程中感觸最深開始會去追老師的消息不過後來老師就很少來台南消息也越來越少了。 
直到今年的3.4月因為這部紀錄片的全省巡迴再次有機會見到沈老師透過影片了解老師這20年來追黑鳶的故事及接下來的接班人~林惠珊繼續追黑鳶的故事。

老鷹想飛』紀錄片的完成,要感謝國內知名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數十幾年來背著鏡頭,跟著沈振中老師,上山下海拍攝黑鳶的蹤跡,及後來的林惠珊小姐更感謝惠朋國際的贊助讓這部影片可以呈現在我們面前

為了追鷹還到過香港、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地香港和日本也是現代化的城市,香港土地是台灣的三十分之一,老鷹數量卻是台灣的三倍,在日本,成群老鷹聚集在收割的稻田休息,都是值得我們去省思的地方。


右邊這個是一隻黑鳶標本,名字叫白小三,士林惠珊小姐在追鷹的過程中所認識的,後來因為農藥中毒死亡,現在成為標本,屏科大將牠製成標本成為這次巡迴的宣傳大使

老鷹想飛的FB 裡寫著:
1999年黑鳶用生態的法則教會了沈振中九個生命的課題,自然智慧的永恆,非常值得一再細讀因此轉貼分享給大家。
一、《成為自然的一部份》-觀察方法
我用什麼態度、方法在對待眼前所有土地子民。我戰戰兢兢,盡量不踩到一草一花,行車時注意不壓到一蟲一獸,任何生命不會因身體大小、腦、神經之有無而減損其存在的事實、價值及尊嚴。黑鳶給我的第一個生命的課題~先學習讓自己成為自然的一部份。

二、《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生命演化遺留下來的智慧》~老鷹的生態地位
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生命甚至宇宙生命演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古老智慧。黑鳶在生態界所扮演的角色是「清道夫」,牠們搜尋、清除路上被車壓死或撞傷的小動物、魚塭的死魚、河邊人們烤肉剩餘殘渣、釣客丟棄的小魚或食物、垃圾場的肉塊、菜市場或魚市場排出的動物內臟或肉塊。

黑鳶也充分發揮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精神,牠們撿拾人類丟棄的紙、煙蒂、布、內衣褲、繩、塑膠袋……等柔軟物品放在巢中舖床,我們推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才幾年,而老鷹們卻已進行這樣的工作數十、數百年以上。

三、《集體儀式》~族群聚集
黑鳶除了在繁殖期是各自成對在自己的領域夜棲外,一年當中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牠們會於下午陸續回到共同的聚集區。牠們會成群在空中交互盤旋─集體滑行,集體滑行所呈現的寧靜、集體意識。這種集體儀式有如人類原住民、古老部落的祭典。
我們正在推行的社區意識、社區大學在努力中,距老鷹這種高度默契心靈神會的境界仍有一段好長的路要努力。家庭、組織、社群唯有在心靈分享、默契、共振下,才可能發展出共同的集體意識

四、《夫妻關係》~配偶的生活
黑鳶夫妻會如影隨形的度過每一天,那種畫恩猶如一對老夫老妻互相扶持的走過馬路,令人動容。可是一到春天,仍然會進行求偶、展示行為~抓枝一丟枝一理枝或互相一上一下爪抓爪水平旋轉,彷彿訴說著:「妳今年願意繼續與我為繁衍下一代而努力嗎?」、「我今年有此榮幸繼續與妳做夫妻嗎?」想想,人類在結婚婚紀念日那天應該學學老鷹的這種精神~每年重新檢查。

五、《在遊戲中成長~教育是使人對生命敏感》─幼鳥的成長
母鳥在幼鳥學飛的過程中曾一反平常直接由巢進出的方式而從巢跳上巢樹的樹枝、逐枝走跳到最高點再飛出,幼鳥離巢後一個月內仍然在繁殖區範圍內活動、覓食,成鳥會突然由上往下衝以腳跩向幼鳥的背部,彷復在訓練幼鳥防禦。成鳥以身教在進行生存技能的教育,很符合人類的「生活即教育」,幼鳥在逐枝跳上巢樹分枝的過程中,成鳥並無特別照顧牠,即使是學飛掉下林內,成鳥也沒有急切往林中搜尋的行為,然而,當幼鳥被其他鳥類欺侮、玩弄(鵟逗小老鷹俯衝、鵟卻一下子定點不動讓小老鷹衝過頭)時,成鳥卻會出面趕走欺侮的鳥類。

六、《與萬物做朋友》~老鷹的鄰居朋友
老鷹也常常與牛背鷺、流浪狗搶食,或偶爾突然向停在樹林的鳥群衝去,只為把牠們嚇起,而不是為了獵食。黑鳶與其它生物間的互動並未導致受傷,牠們都是鄰居、朋友,雖然有食物競爭的壓力,但絕不像人類為了自己生存、娛樂、享樂而破壞、馴養、展示其他生命。

七、《每個生命都是個獨特不同》~每一隻都是主角
記錄過程中,令我記憶、感受最深刻的是叉翅、白斑、浪先生、郝先生等,但我不能以1隻、2隻、3 隻、一群老鷹來形容、描述牠們。自然觀察應該是對不同個體都進行了解與關照,才能從欣賞一個物種外觀美麗、壯觀的層次提昇至真實的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進而因有情感的投入而改變只把它們當假日休閒觀光的對象,而是願意長期關注其他的生命。

八、《生命的共通》~老鷹世界的愛恨情仇、和諧與爭鬥、集體與分裂:
祇要是不同的個體,一定有愛恨情仇喜悅與悲傷、和諧與爭鬥,即使是一起晚點的名的黑鳶族群也會爭執而分離,我必須學會不加任何的批判的接受這些真實,在人群中亦是。

九、《永恒的課題》~向萬物學習生命的根本之道
「黑鳶二十年」雖已進入「提出保育對策、幫助民眾透過黑鳶了解人與萬物的關係」的階段,我自己也進入另一個心靈族程─向萬物學習生命的根本之「道」。任何一個生命體或社群或組織都不可能無限制發展,個體、組織、國家甚至宇宙,在生命體在發展到某個階段時都會出現類似「癌細胞」、「黑洞」來產生自我毀減~癌細胞與黑洞都是由正常細胞、老化星球轉變而成的。


2014年「走入山林」環境探索與體驗研習心得~1


感謝天地
讓我有這個機會來參加2014年「走入山林」環境探索與體驗研習
,讓我有機會聽到這幾位先進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場由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山林書院主辦,協辦單位:小東山妙心寺
這幾天的室內課 在隱藏在鬧區中的一處清幽之地~妙心寺上課,
感謝妙心寺的傳道法師護法會的所有志工的辛苦 ,
幫忙訂餐 提供好吃的水果,舒適的上課場地 及休息時的散心場地,
也感謝各位講師,無償的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大家。
其實上課時間真的很長,但是因為上課的內容都是集結老師畢生的研究,
讓身為學生的我,不敢也不願意翹課,連上廁所都是快去快回,
深怕有所遺漏。
因此在室內課,結束時的分享,我知道我無法用1分鐘的時間將我的感謝說完,另外因為太多的資料還需要反芻吸收,因此我先簡短的用文字寫下對每一堂課講師的感謝,



最後我還是用在台上分享的這句話來做結尾,
"感謝各位老師為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我將延續吸收到的內容來實踐"。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參加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志工梅峰農場~103全臺灣志工夥伴交流聯誼

感謝土撥鼠的這些年在台南兩棲類調查的協助

這次一看行程是在梅峰農場,真是超興奮的,因為之前看到夥伴PO了在這裡參加活動的照片,也看了許多合歡山附近的動植物照片,一直希望有機會上來。

所以一看到行程, 我就報名了,後來知道土撥鼠也報名,收到行前通知後, 與土撥鼠敲同行時間,又一大驚喜。
"
P.S

1.我想載我的公路車上山,預計第二天早餐前,從梅峰騎到武嶺或昆陽,你要載去騎嗎?"
看到這不禁又令我再一次高興得睡不著
我的回答當然是"要"啊。

另外行前通知中提醒要帶的物品,在後來補充了
"補充說明一項很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相約一起穿著蛙蛙志工T恤參加聯誼會~~
6/21穿白色綠樹蛙T恤,6/22穿卡其色小雨蛙T恤,若沒有T恤的夥伴可參考穿著相似顏色的衣服唷~"


我竟然都沒有2件衣服,
但是還好,可以穿相似顏色衣服,但是就只這樣就太遜了。
我決定自己製作一件,有綠樹蛙的白設T桖  COOL吧!


剛好最近加入兩棲類的FB網站,有夥伴分享他設計的圖案, 分享給大家當"賴"的照片。
我也就以他為"麻豆" ,畫出這件T桖。
第一次來到梅峰 享受高山風情 真是愜意
隔天早上 我們騎著腳踏車出門 計畫要從梅峰騎到昆陽  騎沒幾秒 我就開始用牽的 沿途看到有人從霧社或清境騎上來或跑步上來 真是佩服
由14.5公里處 牽到21公里處 花了快1小時 下山僅幾分鐘時間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我的單車小旅行~合歡山

感謝夥伴土撥鼠!
讓我有這個機會,上高山來這趟單車小旅行,
<-台南出發前拍的照片。


雖然沒騎到多少路,幾乎都是用牽的,不過還是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也知道自己的體能狀況到哪裡。1.5個小時大約從14.5K走到21K。



早上4點多同寢室的室友就被太陽公公的熱力給叫醒,我也因此被吵了一段時間,才又入眠,直到5點半才又起床,不過,聽土撥鼠說他4點多就被鼾聲吵得無法入睡,看來團體生活還是不太適應。

到達翠峰派出所時被天空這雲彩給吸引住,好像有天使在向我朝著手,接下來來到管制站,這裡在冬季,如果山上下雪是會被限制安裝雪鍊才能上山的。

->此時百合花季已經過了,只看到零星的百合。



一路上已經有幾位騎士後來居上,甚至還有2位大哥,用跑步方式,也贏過我,真是令我汗顏,不過也讓我對未來有所期許,到達21公里之前設定的鬧鐘就響了,這是我自己設定的下山時間7:30分,於是折返下山。一路上都是上坡,下山則是下坡,因此享受著數度的快感,早上天氣還有些冷,加上之前因為上坡,流汗導致衣服微濕,下山感覺有點涼意,大約15分鐘的時間就來到梅峰農場門口,在門口拍了一下照片,就看到夥伴也回來了,結束這趟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