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1日 星期日

三點不露 不會受涼-網路文章

三點不露 不會受涼

舊觀念裡總是認為肚臍只要保暖好,就比較不會感冒了,
這句話是沒錯啦,但是有更需要保暖的地方也要保暖好,
保護好這三個地方,才能更有效避免受涼的情況發生哦
!
一個是雙手的肩膀、一個是喉嚨下方的凹陷處、再來就是雙腳的膝蓋了,
這三個地方才是真正比肚臍更需要注意的地方!
醫生說在美國早已研究結果出來好久了,在鼻腔中有三塊區域;
其中一塊的組織是和肩膀連相結的,
也就是說一旦肩膀受涼了,鼻子自然而然就會不通鼻塞、流鼻水不舒服,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鮮少人知道明白。

再來喉嚨的下方凹陷處,也是不能吹到風的地方,
一旦保暖沒做好,也是會有感冒發生的可能,所以穿著很重要。
夏天大家都想穿的少一些,涼快一點的小可愛紛紛出籠,
不但肩膀沒保護好,加上V領或是低胸,喉嚨下方也是會受到風寒的!
 
最後還有膝蓋的保暖也是一樣,都是超重要也超被忽略的地方!
大家都只知道"肚臍"別受涼,事實上"三點不露"真得是更重要啦。
 
要記得哦:肩膀喉嚨下方凹點膝蓋都是需要好好照顧、好好保暖的哦!

貧窮是一種感覺

貧窮是一種感覺

你必須停止與別人比較,拒絕讓別人把快樂建築在你的痛苦上。

如果你覺得錢不夠用,請不要難過,因為你不是特例,有成千上萬的人跟你一樣不夠用,但是如果你覺得窮困,問題就比較嚴重了。錢不夠用可以用理財的方法解決,但是貧窮是社會問題,不是理財可以解決的。

快樂的人,比較容易有錢


實際上,大多數人面對的是錢不夠用,而非貧窮問題。貧窮是一種感覺,經過比較而產生的一種心裡假象,《紐約時報》曾刊登一篇文章指出,老百姓的快樂程度與國民所得沒有正比關係,有些中南美洲國家的所得低,但民眾的快樂感很高;我相信美國及台灣有許多覺得自己很窮,而且非常不快樂的人,如果他們以相同的所得居住在中南美,說不定就會非常快樂了。

在台灣真正一貧如洗,無法過日子的人算是少數,他們多數是技能不足,無法找到餬口工作的人,既然連吃飯都成問題,如何奢談理財呢?他們需要別人的幫助,如果社會能提供機會,增進他們的工作能力,才有辦法脫離貧窮。

如果你不屬於這種真正窮的人,其實沒有必要為自己製造貧窮的假象,存心讓自己不快樂。首先你必須停止與別人比較,拒絕讓別人把快樂建築在你的痛苦上,在許多情況下,快樂與痛苦都是經由比較產生的,有錢人有時是因為看到沒錢人的情形,才非常慶幸自己可以過不一樣的生活,如果你沒有錢卻非常快樂,反而會讓有錢人反省自己是否真正的快樂。

許多有錢人並不快樂,因為他們跟別人比較總會有不足的地方,譬如有人會比自己有錢、地位高、更健康,或家庭更幸福等等,所以只要你不停的比較,就不會快樂,因此現在開始就要停止比較,我們不需要因為沒錢給小孩補習、買名牌的球鞋、穿質料較好的衣服,或者出國旅遊,就覺得自己不如人,在非洲有許多人連衣服都沒穿過,除了居住地,根本不知道世上還有比自己富有的人,他們的平均壽命遠比歐美低,但極可能很快樂。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很多


但是就算停止比較,如果覺得錢不夠用,還是不會快樂。其實只要不強求與別人的生活水準一樣,錢就會夠用。在台灣一般人餓不死的原因是具有相同功能的東西,價錢卻有天壤之別,一碗麵可以是30塊,也可以是300元,行動電話有的只要幾百塊,有的卻要上萬元,只要願意節省,大部分人的所得是夠用的。

不良的花錢習慣,是造成不夠用的主因。有的人手頭鬆,看到喜歡的東西,只要價錢便宜就買了,在夜市裡左手100元買一對耳環,右手30塊買一串魷魚,錢在不知不覺中就花掉了,研究顯示,無法累積財富的最大原因,就是隨意把錢花掉了,你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覺周遭有這樣的親戚朋友,賺得錢不比別人少,但就是不夠用。

花錢習慣可不是說改即可改的,需要自覺和別人的幫忙。自己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才有可能改變,還要輔之以親戚朋友的鼓勵與控制,譬如你有兄弟姊妹或朋友有這種情形,就千萬不要借錢給他,否則只會放縱壞習慣持續下去,而且儘可能鼓勵做不花錢的消遣,譬如讀一本好書,就是很節省、又有益身心的活動。

記帳是培養自覺的一個好方法,只要持續鉅細靡遺的紀錄花費3個月以上,所有的人都能找到節省的途徑。記帳一陣子之後,你? 雱硒N會發覺,持續原來的消費型態會讓將來痛苦不堪,只要願意做一些調整就能累積財富,讓將來的生活更好,而且一旦不再覺得不夠用之後,心情就會快樂起來。

覺得不夠用或窮困不僅會讓自己不快樂,還會產生惡性循環,讓自己更窮。不快樂的人沒有安定心,會急切的想趕快賺錢,而無法認真的把工作做好、穩健的求進步,最後反而愈來愈窮;能夠接受自己的所得水準,量入為出,就會比較快樂,快樂的人較容易與別人相處,工作態度會較樂觀,也較願意腳踏實地的工作,久而久之反而有錢了。

從今以後千萬不要再覺得自己窮,否則只會愈來愈窮﹗

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

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
---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 ---
 
  開學第一天,教授自我介紹後,要每位同學主動去結交一位新朋友。
 當我站起來環視四週時,有人輕輕拍我的肩膀。
 我轉過頭,看見一位滿臉縐紋,個子矮小的老婦人對著我微笑,
 那笑容光亮璀燦。
 
  她說:「嗨!帥哥,我叫蘿絲,今年87歲。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我笑起來,熱切的答道:「當然可以」,她果真緊緊地將我抱個滿懷。
  我開玩笑的問她:「你年紀這麼小,怎麼就來上大學了?」
 她也調皮的回答道:「我準備來這釣個金龜婿,生幾個孩子,然後退休去雲遊四海。」
  「此話當真?」我明知故問。

 我很好奇,到底是何動機,促使她年屆古稀,還來上大學。
 
她告訴我說:「我一直夢想要受大學教育,如今終於得償宿願。」
  下課後,我們散步到學生聯合大樓,兩人分享了巧克力奶昔。
 從此我們成了摯友。
 
  往後三個月的每一天,我們總是一起離開教室,天南地北的聊個沒完。
 她像一部「時光機器」,將智慧和經驗與我分享,而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一學年下來,蘿絲成了學校鼎鼎大名的人物。
 不論走到那裡,她總能輕易的結交到新朋友。
 
她經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陶醉在同學們對她的關注之中。
  學期結束時,蘿絲應邀到我們為足球隊舉辦的晚宴中演講。
我永難忘懷當晚她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

 
  主持人介紹她給聽眾之後,她碎步走向講台,正當要開始演講時,
 
她手中的講稿不慎掉 落地上。
  有幾秒鐘時間她顯得有點懊惱和靦腆,
不過立刻就幽默的對著麥克風淡淡的說:
「抱 歉,我最近老喜歡掉東西,剛剛我本想喝杯啤酒壯膽,

 卻喝了威士忌,沒想到那玩意兒簡直要我的命。
 看來我是記不得事先準備的東西了,那我就講最熟悉的事情吧。」
 
在大家的笑聲中,她清了一下喉嚨,然後開始說: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
只有一種秘訣能 使人青春永駐,快樂成功。
就是你們必須經常笑口常開,幽默風趣;

你們必須時時懷抱夢想。當你們失去夢想時,你們就形同死亡。
我們的週圍有許多人像似行屍走肉,卻不自覺。』
 
『變老和長大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長大。
長大的意思是,你必須不斷在蛻變中找尋成長的機會而善加利用。

要活得無怨無悔:上了年紀的人,通常不會因做過的事後悔;
卻常因在年輕時,未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遺憾。
只有心懷悔恨的人,會恐懼死亡。』 

 那年底,蘿絲終於完成她的大學學業。

 
畢業後一星期,她在睡夢中安祥去逝。
 超過2千名同學參加她的葬禮。
 

  我們聚在一起,向這位以身教教導我們:  
 只要下定決心,不管年紀多大都可以實現夢想

我們應該把老天的愛分給別人--劉墉

有位老朋友出車禍,整個車頭都撞壞了,幸虧人沒傷。他回家一進門就向老母報告這個意外 。
「真走運,」八十多歲的老母說,「幸虧你開的是那輛舊車,要是開你新買的賓士出去,損失就大了。」
「錯了啊,」我這老朋友大叫,「我今天偏偏就開了那輛新車出去。」
「真走運,」他老母又一笑,「要是你開舊車出去,只怕早沒命了。」

「咦?你怎麼左也對右也對呢?」我這老朋友沒好氣地問。


「當然左也對、右也對。只要我兒子保住一條命,就什麼都對。」
有個老同學,前些時才捐了一大筆錢給慈善團體,最近就諸事不順,甚至跑三點半。


「你會不會後悔捐了那麼多?」有人問他。
「悔什麼呢?」他居然一瞪眼,「你知道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是臍帶纏頸嗎?連醫師都嚇了一跳,幸虧生得順,在產道裡沒耽擱,要不然就出毛病了。所以每次我看見腦性麻痺的孩子,都好同情,又私下對女兒的健康好慶幸,」笑笑,他又說,「你知道我有一次在上海差點死掉嗎?那一天我已經打算要過馬路了,抬頭看見有家藥店,正好香港腳癢,於是進去問有沒有腳氣藥,才開口,就聽見外面一聲巨響,好幾層樓的鷹架全掉了下來,算算時間,如果我不進藥店,就正好砸在下面。」他看看四周的老同學,很鄭重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說:「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行善就等著善報,而要想我們已經得到太多上天的關懷,更應該把老天的愛分給別人。」

有一天,在電梯裡遇見樓下的鄰居。

「真對不起,」我說,「我的餐廳是石頭地面,椅子又重,恐怕移動椅子的時候常會吵到你。」

「沒有啊,沒有啊,」鄰居一笑,「你比以前那家好太多了,而且我也會吵到我樓下的鄰居;只怕我的動作比你還重,聽你這麼說,我自己還要檢討呢。」

跟朋友一家人吃晚飯。

「家有二老如有二寶,」朋友指著同住的岳父母說。

「他說得好聽,哪裡是二寶?」老太太一笑,「是『二? ]』,是潃茪j包袱。」

「不,當然是二寶,」朋友說,「我有一個夢想,是將來跟女兒女婿一塊兒住,讓他們把我當寶,既然我這麼盼望,就應該先把岳父母當寶。」

他十三歲的女兒突然大叫:「我將來不要結婚。」

「那就更是了,我愈不能成為你的寶,就愈要把你媽媽的父母當成寶。」

劉俠過世了,報上登出她一月二十號在《華副》的最後一篇作品〈如鷹展翅〉。

在文章裡,劉俠說她二十年前擬了一個「對子」——「天地無限廣,歲月不愁長」,請名書法家董陽孜題寫,掛在客廳。

有一天,劉俠的弟弟打趣地說:「你連路都走不動,翻身都得人家幫忙,怎麼還說天地無限廣?」

劉俠一笑:「弟弟看到的是我外在的形體,他沒看到我的心。沒錯,雖然我這一生被侷禁在一方小小的斗室之間、一榻之上,然而我的心如鷹展翅,在廣漠的天地間遨遊飛翔,自由自在。」

她甚至在文章中表達對漸凍人陳宏的關懷,與對《潛水鐘與蝴蝶》作者尚多明克的佩服,自覺與那些軀體完全不能移動的人比,她還算是幸運的呢。

看捷克影片《深藍世界(Dark Blue World)》, 描寫一批捷克飛行員在德國入侵之後,投效英軍,加入戰場的真人實事 —— 二次大戰結束了,身經百戰,歷劫歸來的男主角回到故鄉,去他未婚妻的家,先看到他寄養的愛犬,與那愛犬相擁。接著看到正在晾衣服的未婚妻。未婚妻已成為少婦,見到他先嚇一跳,接著掩面哭了,說早聽說他死在了戰場。

男主角立刻懂了,背著沈重的背包轉身離開,走出門,有個小女孩坐在籬笆旁。當男主角的愛犬跟著走的時候,小女孩喊:「那是我的狗。」

男主角楞住了,先問那小女孩的名字,再對自己的愛犬說:「不要跟我,留下來。」電影結束了。坐在一旁的女兒問:「他為什麼不帶狗走?他已經沒了未婚妻,狗是他的,他為什麼不帶呢?」

「他自己失去了,他不要那小女孩也失去。」我拍拍女兒:「而且,他能活著回到故鄉,已經是上天保佑,謝天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怨人。」

女兒一臉懵懂的樣子。

我笑笑:「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天地原來可以如此寬廣,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

你的世界不是全世界

作者:Carol的魔法圖文書



荳芽在南部跟外公、外婆住了一個星期,回來以後,她跟我說:「媽咪,好奇怪喔!阿姨幫我洗澡都不幫我擦乾身體……」
「都沒擦就穿衣服嗎?」我也覺得很奇怪。
「有呀!有擦,可是她都用濕濕的毛巾擰乾擦,沒有像妳用乾的大浴巾幫我擦……這樣還是有點濕濕的呀、沒擦乾。」
這樣我就明白了。




「阿姨的習慣跟媽咪有點不一樣,她覺得用濕毛巾擦就可以了,妳一直都跟媽咪在一起,所以妳的習慣跟我一樣,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呀!只是習慣不一樣而已。」
「只用濕毛巾擦完就穿衣服,不舒服。」荳芽說:「阿姨不會覺得不舒服嗎?」
「我想阿姨應該覺得還好吧?妳又不是阿姨,妳的感覺不一定會是阿姨的感覺呀。」
我一再一再地跟荳芽說,不要用妳自己的習慣去套別人的,妳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也認為好。尊重別人的生活型態,比什麼都重要。

荳芽肯定是把我說過的話謹記在心了。有一天,我要她跟我一起吃五穀雜糧飯時,她回我:「媽咪,我不喜歡吃這種黑飯。」
我說:「吃這種飯對身體才好,而且我覺得其實還滿好吃的呀!」
荳芽很氣定神閒地回我說:「媽咪,我是小朋友,妳認為好的,我不一定會覺得好。」
我嚼著其實有點難吃的黑飯,一時無法再強要求荳芽也跟我一起吃。




幾天之後,我的一位朋友轉述荳芽跟她的對話給我聽……
朋友說荳芽去她家時,很愛吃她們家的餅乾,她開玩笑地跟荳芽說:「妳把我家的餅乾都吃光了,那妳要拿妳家的餅乾來給我吃喔!」
荳芽回說:「阿姨,我家的餅乾很難吃,我跟蝴蝶都不愛吃,妳應該也不會喜歡吃的。」
我的朋友很疑惑。問荳芽:「為什麼妳家的餅乾都這麼難吃哪?」
「因為我媽媽都喜歡買有機的,沒味道!很難吃!」
我因為堅持我認為好的、健康的、有益的吃食習慣,讓荳芽喪失了吃好吃餅乾的權利。想想一個小孩沒了吃零食的樂趣,還真是可憐呢!
後來,我不那麼堅持荳芽要跟我一起吃黑飯、黑麵包了。偶爾一次吧!荳芽也願意嚐嚐媽媽口中這「對身體很好的黑抹抹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型態,大都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這樣很好。可是,這個「好」對每個人的定義可能就有點不一樣了。有的人覺得要「健康、有益身心才算好」,有的人就覺得要「好吃、有樂趣才算好」。說到底都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實在很難說什麼就是好、什麼就一定不好。給自己多一點嘗試的機會,看看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型態。不要老是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全世界,或許才有活得快樂一點的可能。

荳芽跟我一起讀《兩姊妹和她們的客人》,讀得很開心。她覺得這書裡看起來過得有點不那麼健康的兩姊妹很像她。

「在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對姊妹。她們在島上過著快樂的生活……有一天,表弟來她們家作客……表弟說:『這樣子要怎麼生活啊!沒關係,妳們等著看吧,我會幫妳們的忙的!我會幫妳們把這裡整理、整理!』於是,表弟把水龍頭修好、然後修好走廊上的燈……」




荳芽很不以為然地皺皺鼻子,哼一聲:「雞婆!」
一直看到表弟把動物趕出屋外、要兩姊妹運動、吃五穀雜糧麥片時,荳芽已經忍不住了。「這個表弟很沒禮貌ㄋㄟ,他是去人家家裡作客ㄋㄟ,怎麼好像要把人家的家變成他家呀!」
是了。這就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去作客時,如果主人的生活型態跟你很不一樣,怎麼辦?
我想這是很多小朋友從小就該學的功課。
荳芽還是回我那句老話:「你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覺得好!」
「嗯!很棒!媽咪再教妳一句話,叫『客隨主便』。意思是作客人的不要太計較一定要怎樣怎樣,主人怎麼吃、怎麼過,我們就跟著。這樣妳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過生活的呀!除了妳自己的世界,妳還會看到別人的世界喔!」



 


給自己一點時間

給自己一點時間

不同的人生階段,用不同的杯子。

在美國念書時,是個窮學生。午餐只吃沙拉,連飲料錢都省下。拿個紙杯,到飲水機裝滿水。清水透明見底,就像帳戶裡的積蓄。





畢業後開銷增加,省錢壓力更大。每天五點半起床,花半小時做早餐。柳澄汁是基本配備,而且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手握著厚實的玻璃,牙齒咬著杯緣,鼻子聞著新鮮到冒出泡沫的果汁,一時之間雄心大志,彷彿太陽在我杯中,我可以一口吞噬。





做了幾年事,手頭漸漸寬裕。起床時間變晚,開始到外面吃早餐。我坐著商務艙去巴黎,入境後有司機幫我提行李。住進五星級飯店,小費是我以前一天的零用錢。我走進「Paul 」咖啡廳,早餐的紅茶裝在精美而沉重的茶具中。拿起茶壺,好像有責任追究典故。拿起茶杯,隨時要保持坐姿優美。我進入了上流社會,卻忘記了我是誰。





做了十多年的事,我再度回到巴黎。此時我什麼都不是,只剩下自己。我沒有再去吃十幾塊歐元的早餐,只在街角小店點了杯五毛錢的咖啡。我又回到紙杯的年代,坐在落地窗前,對著窗外走過的行人發呆。我拿起紙杯,看見上面一句比咖啡更燙、更濃的話:
「Take Time for Yourself 」( 「給自己一點時間」)






突然間,我清醒過來。

我們繞了這麼多圈圈,最後還是回到原點。忙碌這麼多年,最後才體會到:生活最大的樂趣,是給自己留些餘地。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給自己一點時間。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十五件歲末年初該做的事

你有一長串的待辦事項,有些似乎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歲末年初的此時,正是處理這些事情的最佳時機。

知名顧問費弗格(Ty Freyvogel)近日在創業家雜誌(Entrepreneur)中,提出企業領導人此時該做的十五件事:

1.從頭到尾重新檢視營運的系統。仔細檢視哪些系統運作良好,哪些沒有發揮功能,了解問題出在哪裡。你會驚訝地發現,大家習以為常的做事方式可能阻礙企業的成功。

2.重新檢視供應商合約。仔細看看你和每個供應商的生意來往情形,你是不是得到最好的價格?雙方是否互利?如果你很滿意供應商,也不妨告訴他們,你希望與他們維持更好的關係。

3.了解你最好的顧客是誰。你可能驚訝地發現,你最好的顧客與想像的不一樣。並不是你經常為某個顧客提供服務,就表示他是你最好的顧客。了解獲利最高的顧客,提供他們最頂級的服務。

4.與最好的顧客聯繫。當你知道誰是最佳顧客時,告訴他們你很感激他的支持,並詢問他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5.年度績效評估。與員工討論如何讓企業運作得更順暢。同樣地,你也可以掌握這個機會,詢問員工哪些事他們最有熱情,是否想擔任更重職務等。這也是你可以問員工「我可以為你做什麼?」的最佳機會,因為得到的答案也經常意料之外,如,能不能幫忙修理椅子?

6.待你的員工像工作夥伴。員工比你更知道如何讓顧客更滿意。仔細聆聽並執行員工的建議,會讓員工感覺受重視,未來的一年,他們會更願意付出。

7.進行除舊佈新。不要只看內部,也許外觀也需要重新粉刷,或增加盆栽。

8.重新檢討你的行銷計畫。此刻正是檢討哪些行銷方法對企業有利,哪些無益的時機。如果你覺得目前的行銷方案都不管用,不要遲疑,立刻改變。

9.重整你的網頁。就像零售店必須不斷重新規劃其貨品安排一樣,你也需要不斷更新網頁,以吸引人潮。

10.檢查自己的名片。看名片上的號碼、電子郵件信箱是不是都是最新資訊;名片的編排是否與網頁的風格一致。

11.重新檢查專業雜誌的訂閱期限。你閱讀訂閱的雜誌嗎?很高的機率是,每個月雜誌寄來,你原封不動地堆起來。

12.思考科技更新。如果你需要新的電腦或電話系統來協助運作更順暢,現在就是好時機。不過,要確保提供員工完整的訓練,好讓他們知道如何使用。

13.檢討保單。大多數人投保之後,幾乎不再重新檢視保單。花些時間檢討保單給付的項目是否夠完整。

14.更新記錄簿。如果公司要製作企業記錄,就要確保記錄簿資訊是最新的。

15.見見你的會計師。與會計師討論稅務問題、如何處理過多的現金,或想想避稅的方法。

EMBA雜誌2007年1月號



中國時報 一系列文章


2007.01.15  中國時報
只要孩子不要爸 非婚生子創新高

林倖妃、黃庭郁/台北報導



    「要孩子、不要爸爸!」內政部統計,國內未婚生子比例創新高,每百個新生兒,就有四個非婚生;相對未成年少女生育比例卻下降,學者認為,成年女子選擇孩子卻拒絕婚姻,已是台灣社會的新趨勢

    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指出,社會確實已釋放成年女子不一定願意結婚,但不排除生孩子的「訊息」。未來政府致力提高生育率時,不必然要依賴結婚率的提高,而要著重在成年女子接受生育的可能性。





    民國九十四年國內總生育率創新低,當年出生的新生兒僅二十萬五八○○人,相對十年前的三十二萬九千人,足足少掉十二萬人之多。生育數快速下滑,但未婚生子比例則不斷攀升,從過去約三.五%上升到四.○一%;人數也是近三年最多,約八二五○個孩子在媽媽沒有婚姻狀況下出生。

    內政部的數據也顯示,十九歲以下少女生育在九十年有一萬一千人,九十四年僅不到六五○○人,未成年已婚人數也從九十一年上有上萬人,迅速降到五四○○人,雙雙都有快速滑落跡象。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鴻文和業婦產科醫師陳霖松認為,門診的確感覺這幾年未成年生子的個案變少,推測跟現在資訊發達,青少女不論是避孕還是墮胎常識都有進步,連帶的讓意外懷孕懷孕後拖到非得生下來的情況減少有關。加上墮胎藥物方便取得,也是未成年少女生子變少的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未婚生子多選擇孩子出養,但近三年來大幅減少,過去認領和未認領比為一比二,如今約二比五,媽媽自行撫養意願愈來愈高。種種跡象都顯示,成年女性選擇「可以同居生小孩,但不要婚姻」的態勢愈趨明顯。

    林萬億坦承,過去未成年少女生子多,出養比例也高,現在以經濟獨立自主的成年女子為主流,自然多選擇自己撫養。但「同居」關係有不同樣態,除包養小老婆,就是具開放觀念、價值觀的中產階級女子,與伴侶有同居、生孩子,但不結婚的共識。

 

 

2007.01.15  中國時報
男人實在麻煩 女人不想「補票」

林倖妃/台北報導



    先上車後補票?愈來愈多的懷孕女性拒絕「補票」。未婚的蔡美華(化名)去年生下兒子,她說,因為父母離婚的陰影,她堅持不婚,意外懷孕後,她沒有任何遲疑就決定生下;女兒已五歲的芬芬也說,從不覺得後悔或遺憾,待孩子大一點她會坦然說出真相。

    蔡美華去年端午節後生下兒子小豆子,產前相依為命的父親還叮囑她「既然不要結婚孩子就要跟著媽媽姓蔡」。她也不排斥為豆豆生個妹妹,但談到結婚?她說,「門都沒有」,因為「男人實在太麻煩」。





    蔡美華小學時,父母感情不好,鬧到離婚收場,她和爸爸一起住,從小就抱不婚主義。她說,二十幾歲時曾懷孕,和男友商量後,認為還不到結婚生子的時機。孩子拿掉後,她的傷痛卻無法恢復,五年後也和男友分手了。

    後來和目前的男友懷孕後,在醫院看到超音波上跳動的小生命,既驚訝又感動,沒有兄弟姊妹的美華,毫不遲疑決定要生下來自己撫養,具已婚身分的男友也支持。她說,戶口上豆豆雖然由男友認養,但對方配偶發現會惹來風暴,她會全力保護豆豆。

    芬芬三十四歲那年生下女兒,如今已五歲讀幼稚園中班。走過五年獨立養育女兒的日子,她說,從不後悔更不遺憾,她覺得孩子就是到世上來陪伴她的「天使」。

    和美華不同的是,芬芬堅決不讓孩子的爸爸認領女兒,她說,一旦完成認領程序,兩人有一天鬧翻了或合不來,「他和我搶孩子,我怎麼辦」。她也不怕孩子將來無法分到財產,因為民法已重新規範,孩子可以透過DNA鑑定確認親子關係,「不怕分不到」。

    芬芬說,身為人母讓她很有成就感,以往不愛小孩,如今卻深深體會到,有孩子「人生才圓滿」。女兒上幼稚園第一天,因為不適應一直哭鬧,現場只有她一個媽媽哭得比孩子還大聲。

    女兒曾問過爸爸在哪裡,芬芬說,她都以爸爸到美國工作搪塞。但她說,未來只要孩子能承擔,她一定會據實相告。

 

 

2007.01.15  中國時報
婦團:多元家庭時代來臨

林倖妃/台北報導



    國內未婚生子比例創新高,婦女團體認為,這是宣告多元家庭時代的來臨,家庭已不再是一男、一女和孩子的必然組合,而有更多可能。

    對台灣社會的新變化,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張玨說,以往未婚生子是以未成年少女為主流,現在可能因社會接納度提高,讓更多未婚懷孕的成年女性寧願自己承擔責任;雖然這也不排除可能是不負責任的男人愈來愈多,但總之就是女性選擇把孩子生下來的意願提高。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認為,台灣既有的家庭概念已逐漸鬆動,中研院社會變遷調查指出,「一夫一妻」的傳統家庭占所有家戶數已少於五成,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家庭的出現,包括單親、同居或不婚,甚至是和朋友合組的家庭等,婚育模式也隨之改變。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強調,青少女懷孕生子的數目下降顯示,近年校園中的安全行為教育逐漸見效。更重要的是,成年女性愈來愈了解自己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加上經濟獨立自主,未婚生子對女性已不再是「丟臉的事」。

    她認同曾昭媛所說,台灣的「核心家庭」觀念已在逐漸解體中,不必然是爸爸、媽媽加上子女才是家庭,這也是女性更願意未婚生子的主因之一。她曾處理的個案也發現,女性未婚生子後,過去希望男方給孩子一個「名份」,現在卻是不願意讓男性「認領」,寧願自己撫養。

在餐桌上學會敏感度

在餐桌上學會敏感度






 


 


 


 


喜歡攝影的辜成允,
翻著父親辜振甫紀念文集中的照片,
他親手拍的,
最能抓到家人互動時的表情。

【文/祝康偉 攝影/曾千倚】

走進中山北路台泥大樓14樓,擺設典雅的會客廳裡有3個時鐘,各自停在不同的時間。

對講求效率,號稱「鷹派」管理作風的台灣水泥董事長辜成允來說,乍看之下,難免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經他解說,才明瞭背後有著溫暖的典故。原來,這個房間仍維持他父親(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生前的模樣,3個停止的時鐘,最後一次上發條的正是來自父親的手。

這種孺慕之情,從小到大,父母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他的做人哲學。

敏感度=對的情緒+對的時機

辜成允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十分重視敏感度的訓練,最能體現的就是餐宴的社交場合。他指出,在宴會前,父母親會先根據主題,親自與廚師溝通菜單,隔天跟誰要談些什麼,都會沙盤推演一番。

除了察言觀色,根據賓客反應隨時調整話題外,上桌時間掌握,通常也是敏感度的考驗。他們不會在飯菜熱騰騰的第一時間,就急著打斷話題,請客人上桌。而是穿梭眾人間,等到閒聊氣氛告一段落,才禮貌地引領用餐,每次都能做到賓主盡歡。「從小我總會隨旁觀察,假設我是主人,在心裡盤算我的上桌時間,拿來和父母實際做的對照,一點一滴累積,也學會掌握了一些互動的節奏,」他笑著說。

有好的敏感度,遇到突發的人際狀況,通常能即時反應,贏得最多的掌聲。

辜成允以去年陪同母親辜嚴倬雲出席再興中學校慶為例,當時只是嘉賓列席的他們,沒想到,突然被主持人拱上去致詞。

人際敏感度極高的母親,上台後,即以兩代都是再興人破題,把講者與聽眾拉在一起,再配合校慶與年輕學子的歡樂氣氛,講些幽默故事,把氣氛帶到高點。

另一個令辜成允感到驕傲的是,父親更把敏感度發揮到更高層次。

攸關兩岸發展的「辜汪會談」,雖已走入歷史,但當時與談的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優雅身段還在許多人腦海中揮之不去。

辜成允指出,除了會談過程講求對等,父親連簽約細節上,都注意到對等的安排。他記得,那次簽約時,原設有主跟從的位置,為此,父親機敏地言明,簽完一輪後,即互換位置再簽下一份,在毫無爭議,雙方談笑風生之間,顧全了台灣的國格。

有敏感度,就能避免懷才不遇

坦言有父母身教的幸運,讓他在人情敏感度啟蒙甚早,辜成允認為,即使沒有如此家庭環境,職場也是個可以學習的好地方。譬如,平日觀察主管的危機處理,或是人際應對的細節與態度,「好的,吸收下來;差勁的,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

另外,媒體的報導,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教材,都值得思考,什麼樣的進退,別人會認為得宜?

他笑著說,常聽到有人說:「他做的都是對的事情,但是都是在錯的時間,」這就意味著你的敏感度不夠,即使有再大的才華,無法精準抓到別人的感覺,屢次出手失利,最後難免會變成一個「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物。

本文出自 Cheers雜誌76期 封面故事:做人的王道


2007年1月9日 星期二

氣血循環不良,冬天最嚴重-網路文章

 

氣血循環不良,冬天最嚴重

冬季氣血循環關乎全身各部位、各臟器的健康,改善氣血循環不良必須先確診為氣虛問題,或血虛問題,二者調理方法也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身體哪裡不舒服,醫師就說是氣血循環不好,好像很多疾病都和氣血循環脫不了關係。事實上,「氣血循環」的確是中醫裡一個很獨特且重要的觀念,所有的生命狀態都和氣血相關,只要氣血循環好,身體就健康。

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喬聖琳指出,就中醫來說,氣、血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力最基本、重要的二個基礎物質,是人體一切活動的能量源,俗話說:「人活著就為了一口氣。」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若能維持一個氣血循環良好的狀態,就表示我們生機無窮,若氣血不能循環,中醫謂之「氣滯血淤」,表示某些地方阻塞,使得循環過程不能完整,人便會生病。

手腳冰冷為明顯症狀


到底什麼是「氣」?什麼是「血」?喬聖琳表示,中醫裡的氣指的是功能,而血則指物質基礎。舉例來說,人體吃了食物之後,要經腸胃消化吸收,但如果腸胃氣不好,食物沒法消化吸收就可能拉肚子,這腸胃消化的功能就是氣的功能;另外,有些人吃很多,但卻吃不胖,這就表示其所吃進的食物沒有轉化成為身體物質的一部分,也就是血不足,很多女性頭暈就是血虛,也就身體能量不足所致。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氣血循環不良?喬聖琳指出,氣、血二者都是維持生命的所需,只要其中一個不足,就會造成氣血循環不良,對身體健康有虧損。一般來說,氣血循環最容易表現在手腳冰冷。手腳冰冷是指身體的末稍血液循環不良的結果,當心臟的功能不夠強大,無法把血液運送到每一條血管時,就會造成末稍血液循環不良,而這就是「氣虛」。

除此之外,臨床上氣血循環不良還很容易表現在其他方面,像是臉色發白、體溫低、睡得多但容易疲倦、走走路就會喘、需要休息等;有些女性氣血循環不良時,月經來時經血量很少且顯得很稀薄,或者有些氣血循環不良的人,分泌物也較稀薄。

喬聖琳也強調,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有血液來供給營養,並且同時把廢物帶走,如果血液供應不足,養分不夠,細胞就受損,像是掉頭髮,也是一個氣血循環不足的例子;或是有人指甲易碎、斷裂,其實也是氣血循環不良的結果。

循環不良,臟器多狀況


整體來說,氣血循環關乎全身各部位、各臟器的健康,而當氣血循環不良時,也可能表現於各部位、各臟器,像是新陳代謝疾病、下肢水腫、筋骨痠痛,也就是氣血循環不良的表現,表示氣血不足,不能將身體的廢物乳酸、水分排泄出去所致;甚至精神狀態也和氣血循環有關,多夢、易驚惶也都是症狀之一。

氣血循環雖然天天在體內運行,但氣血循環也受季節氣候的影響,喬聖琳說,一般冬天時氣血循環會較差,主要原因是冬天本來身體就會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支付寒冷的天氣,但是冬天溫度低,血管收縮差,氣血供應會變差,在需求大、供應少的情形下,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會較明顯。這也是為何許多疾病,很容易在冬天發作的道理。

氣虛→補氣,血虛→補血


如何改善氣血循環不良的問題?喬聖琳表示,改氣血循環不良必須先確診為氣虛問題,或血虛問題,二者調理方法也不同。

一般來說,對於氣虛者,改善的原則就是補氣,建議可以採用西洋參補氣,或是用黃耆茶補氣,這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的;另外,氣虛者可以多吃一些能夠補氣、比較營養的食物 ,比如像是山藥、蓮子都可健脾補氣。

此外,運動也是改善氣虛的好方法。喬聖琳說,運動可以改善氣血循環,並且把好的氣留在身上,讓精神更好、不易疲倦,同時運動還可以把廢氣排掉,尤其對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抽空散步都可以改善一下氣血循環,恢復精神。

至於血虛者,喬聖琳表示,改善血虛就是要補血,可以吃四物、十全大補湯來補血,或多吃含鐵質的食物像豬肝、金針等補血。四物的藥材為當歸、川芎、生地、芍藥,其中當歸具養血(補血)以及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功能;川芎也有類似當歸功效,但其活血的功能更強;十全大補湯則是從四物發展出來的中藥補血方子,所謂八珍就是四物加上用來調脾胃的四君,十全則是在八珍之上再加上黃耆等補陽的藥材,這些都可以補血,但並非人人合適,最好經中醫師診斷後認為合適時才採用。
手腳冰冷,泡足浴

另外,氣血循環不佳者,冬天也可以加強保暖來改善,尤其是手腳冰冷的人,可以在睡覺前做個足浴,就可以很快改善血液循環,使體溫上升。

總之,氣血循環良好,身體就健康,而平時養成均衡的飲食、定時的運動習慣,可以協助身體維持良好的氣血,恢復氣血的通暢,保持身心的健康。

改善氣血循環茶飲



1.參桂黃耆茶


組成:人參6g、肉桂1g、黃耆10g、甘草2g。
作法: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取1.5g沖茶飲。
主治:補氣溫中袪寒。適用容易疲倦、怕冷,或是食用冰冷飲食後容易腹瀉者。


 



2.桂圓紅棗茶


組成:龍眼肉10g、紅棗2個。
作法:上述藥物沖泡熱水即可。
主治:健脾補血。適用容易失眠、手腳冰冷者。


 



3.和肝養血茶


組成:香附6g,麥門冬、白芍、當歸10g。
作法:將所有藥物煎煮後當茶飲。
主治:養血養陰、和肝理氣。適用面色恍白,容易頭暈眼花、胸脅悶痛者。



高速公路加油站免費拖車 服務

拖車免費...不要懷疑中油的美意

這是中國石油的美意
又怕搶了拖吊業者滴飯碗....
所以沒公佈..很少人知道的.
留一份資料在車上吧!!
另外電腦也備份起來喔!!
如果有拖車免費,那在高速公路拋錨時,
就不怕被坑錢了,所以,也許大家可以把他印下?來,放在車上「有備無患」...
高速公路加油站免費拖車服務處如下


基隆石門水庫.................02-4516710
南崁交流道...................03-3362128
湖口服務區南下站.............03-6981164
頭份交流道...................03-6663242
苗栗交流道...................03-7227843
泰安服務區南下站.............04-5560670
泰安服務區北上站.............04-5563034
豐原交流道...................04-5228204
員林交流道...................04-8853060
斗南交流道...................05-5974283
嘉義交流道...................05-2370586
新營服務區南下站.............06-6320841
新營服務區北上站.............06-6320840
永康交流道...................06-2531992
楠梓交流道...................07-3515029

傷身麵包

這ㄍ真ㄉ要非常小心~因為市面上真ㄉ到處都有~
10元麵包便宜又大碗 吃了要小心傷身


10元麵包店靠著薄利多銷,搶佔市場,但是現在麵粉和小麥明明都悄悄的漲價,竟然還有麵包降價促銷,營養師說,市面上這些便宜麵包,可能是因為業者把發粉和酵母菌的比例調高,如果消費者常其食用,恐怕會傷胃,甚至造成心血管疾病。

看起來可口又便宜的10元麵包,買回家撕開,卻發現麵包內部空空洞洞,並且縫隙特別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呂孟純表示,這是因為麵包裡面加入過量的發粉和酵母菌,酵母本身含磷量比較多,吃多了容易脹氣又傷胃,而且對於一些罹患腎臟疾病的病人,比較不建議使用。其實比較10元麵包和普通麵包,很明顯的前者比較蓬鬆,內部的氣泡縫隙比較大,而普通麵包質地細緻、氣泡縫隙比較小,營養師說因為麵粉不斷漲價,有些麵包店店為了節省成本,常加入大量發粉或者酵母菌取代,讓麵包看起來又圓又大。另外,麵包師傅表示,其實酵母用太多也不行,會有一股味道,但是很蓬鬆的麵包,確實是因為使用酵母才會蓬鬆起來,所以看起來很美味的10元麵包,在製作過程,加入大量發粉取代麵粉,來降低成本提高獲利,雖然又大又便宜,不過還是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貪小便宜,而失去了健康。 


台灣「新」小百岳出爐了!!


台灣「新」小百岳出爐了!!


 

 

「新」小百岳的資訊


這是體委會為了 2006 全國登山日所設的網站

可以數一數你登過幾座小百岳了喔~

要去大雪山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稍來山也在其中ㄡ~~

 

 

 



































































































































































































序號

山 名

標 高

 位居縣市

 景  特 色 

1


1092M

 台北縣、台北市

 台灣八景之大屯春色

2


1120M

台北市 

 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聖山

3


231M

 基隆市

 海天盛景、扼守險要

4


162M

 基隆市

 探訪螢火蟲、憑弔歷史的豐富郊山

5


616M

 台北縣

 淡水河畔橫臥的觀音

6


587M

台北縣 

 登雞籠山看山觀海

7


208M

 基隆市

到基隆都市之肺感受清新山景

8


476M

 台北市

 採果、賞秋芒好去處

9


152M

 台北市

 台北市民好厝邊

10


757M

 台北縣

瑞芳雙溪沿海山巒之首

11


729M

  台北縣、基隆市

360度展望四方美景

12


459M

 台北縣

盡享山林清幽美境

13


374M

台北市 

初嘗登山最佳選擇

14


389M

台北縣

 到深坑發現南港包種茶的歷史

15


405M

 台北縣

 輕鬆攬盡好風光

16


302M

 台北縣

 上山摸金元寶祈願

17


678M

 台北縣、台北市

走進森林迷宮遠離塵囂

18


430M

 台北縣

 感受夏雪夢幻之美

19


321M

 台北縣

 傳說故事更添登山樂趣

20


858M

台北縣

雄據台北南方的伏獅

21


667M

桃園縣

眺望大溪最佳展望台

22


1213M

台北縣桃園縣

 三峽三山之首

23


577M

 桃園縣

尋幽探險的古道之行 

24


551M

桃園縣

平易近人的一等基點

25


671M

 桃園縣

石門水庫的後山

26


132M

 新竹市

 科技重鎮新竹之肺

27


462M

新竹縣

 新竹芎林的名山古剎

28


1914M

 桃園縣、新竹縣

 桃竹縣界泰雅族血淚聖地

29


491M

 苗栗縣

 竹苗古剎名山聖地